想法婚姻育儿

要给孩子一些精神食粮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愈见希冀

      听别人谈教育孩子就像看一张照片,有些人拍照的水平高,有些人拍照的水平低,但是他们记录的就是同一个东西。如此,我们终归无法窥视全貌。当然,不能否认别人的故事中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些启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一直有一个判断就是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比我们要好(当然,我们的自身的成长一定是脚踏实地的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类的比较难讲)。作为一个在社会基层的人来说,我们要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必须是双管齐下,就是我们和孩子要一起成长。周六去学习的时候,两位一起学习的老哥都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去参加学习,我都和他们提到说:“其中一条为了孩子,我不知道我未来能不能留给他多少物质的东西。但是,我能够确信,如果我个人对很多事物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多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和她聊聊,就想那些名门望族家训传承一样,我想他以后在某些方面的起点会比别人高一些!”就想一位台湾保险行业的姐姐说的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些确定的东西,我想,我的不断学习,对自我世界观的提升肯定是有作用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孩子传递一些思想,那么我想对认识事物的态度和观点这一点的延续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说一件事情喜欢让人去猜,然后猜半天又不给你讲清楚,就告诉你一个答案,最后给一句话“自己去悟”;西方则不同。我没有接触过很多外国人,但是我从东西方哲学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的思想家一本小小的著作就可以包罗天地,给人无限遐想。西方的哲学家,为了讲清楚这些问题,往往写了一屋子书來表达,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认为是啰里八嗦,但我感觉这是对精确、明白的追求。

      在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上记录了这么一个观察结果:在中国和美国的孩子在描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同的。美国儿童在讲特定的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叙述更长、更详细、而且包含着更多的情绪和观点;中国儿童描述主要集中在日常活动、群体互动、社会互动及社会角色方面,他们描述得更短,更简洁。这样的差异,不经让我在书中找到中美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在于孩子谈论问题的时候,中国的父母的问题具有诱导性,而且包含了记忆的大部分内容,留给孩子的补充空间很。而美国的父母鼓励儿童积极参与。

      在我的印象中,身边很多的父母在问孩子一个问题时,例如问一个5岁的孩子:你知道1加1等于几吗?孩子回答:不知道!父母回答:你这都不知道,等于2吗!你这个笨蛋,隔壁小明、小红都知道。谈话结束。或者在沟通结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结果就给于消极的定义,最后公布答案,谈话结束。很多时候,导致我们很多人只重视结果,过程、细节关心的人比较少(只要不违法准确的说只要没有人看见)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这种教育模式。不关注过程与细节,只注重结果,那么大量的做假、仿冒就产生了,去搞科研,发明这种累人不一定有成果的事就没有人做了。

        在我们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无形中会将我们对于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模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强化。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就做“精细化谈话风格”,意思就是说在我们在孩子没有回答出来,我们可以继续引导,谈到一些该事件的其他特征或更多的信息加以引导,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更加细致,沟通到更多的细节,这样的谈话,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记住一件事情。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细节,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细化的聊天的方式,在细节的展示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更好的对事物发展的原因产生一些判断,逐渐的给孩子建构一种对一种事物的判断和思维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建构孩子的高自尊(高自尊的儿童,倾向于将失败归结于外部的因素或者是自己努力的不足,如果坚持不成功,他们会改变策略直到找到合适的方法),同时拥有一种比较开放与成熟的思维模式。

      得补充一句很重要的话,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是为人父母的义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