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正文三----行动力决定人生的高度
作者:吉田穗波(日本)
文/月出皎兮
杨绛先生给一位向她诉说人生困惑的青年回信: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句话犀利而精准,直击痛处。说穿了就是庸人总爱自扰,总会为自己的不努力,不行动找寻各种借口。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读《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的第3章,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开始今天的共读。
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01
人生的许多事情,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往往就成功了一半。但很多时候,我们败给了各种各样的顾虑、踌躇,因为总是瞻前顾后,所以总是无法开始。
一位颇有名气的小说家去大学演讲,台下学生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小说家?他回答:回去打开电脑,双击word,接着敲下第一个字,你就是小说家了。
吉田医生也这么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说。她身怀六甲,还有两个幼小的女儿,属于既无时间,又无精力的两无人群,即使哈佛录取了她,在举目无亲的美国,又生孩子,又养孩子,又读书,这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她在家里的墙上贴满英语单词,此举既方便她记单词,又能向孩子传达妈妈是个爱学习的人。
周末时候,一家人大部分时间会待在图书馆,老公陪大女儿在绘本区读书,吉田医生背着一岁的小女儿,在自习室做习题。小孩子在背囊里并不安分,她不满意总是这样待着时,就会哭闹起来,这时吉田医生要赶紧起身去哄她,等小婴儿再次安静才重新坐下来做题。
一整天待在图书馆,也只是时断时续的学习,她依然觉得很开心,毕竟她迈出了开始的步伐。即使这样时断时续的进行,也比拖着不做要好,比总想着等有了时间再做要好,一旦开始有所进展,之后的事情便会顺利很多。
02
运动中的物体,自然而然地具有持续运动的惯性。我有过坚持跑步的经历,开始时,跑十分钟就觉得筋疲力尽,坚持一周后,就能每天跑半小时,坚持一个月后,每天半小时就不觉得累了,这说明我们的身体适应了这种运动的状态。坚持跑步越久,速度和耐力都会提升,
做一件有难度有挑战的事情也是如此,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同样会有记忆有反应,一旦开始行动,效率与速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投入而不断提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做事的态度却能保证行动持续有效地进行。
吉田医生随身携带的包包,向我们揭示了她做事的态度。她的包又大又重,时时刻刻都是鼓鼓囊囊的,相对于别的女人装满各种化妆品的包包来说,她的包是个应有尽有的百宝箱,塞满了各种文具,各个分门别类存放资料的文件夹。
留美准备及日常工作中都要填写很多资料,所有资料都有限定提交日期。为了不把整块时间用来填写资料,她于是把资料分门别类存放,和文具用品一起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填写,哪怕时间短到只能写下一行字,或者填上一个名字。几乎所有资料的填写,她都利用了零碎时间或者上下班的交通时间。
做这些事,一定不要想着一气呵成,零碎的时间结束,它们也暂时搁置,等下一个零碎时间来临再继续做。
03
做事的态度还包括做事的专注度,缺少了专注度,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都会大大降低。吉田觉得从“简单的事”做起,不仅不会让关键的第一步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还有助于提高专注度。在备考GRE时,她选择从简单一些的数学入手,不去正面抗击难度极大的英语。而数学的学习,她也只精选了一本最基础且最全面的习题集反复不停地练习,因为只集中于这一本,所以不会被其他资料干扰,增加了学习的专注度,最后她GRE总分1000分,数学就拿了710分。
另外,给行动加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告诉自己“只有现在”,“只有这里”,能显著提升专注度。吉田曾经选择在喜欢的时间练英语听力,做数学习题,这种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很低效。后来,每天早上三点起床的吉田会告诉自己,只有现在,只有这里,我必须把这些习题做完。在上下班的火车上,她也告诉自己,没有别的时间可以用来练习听力了,只有现在,只有这里,我必须把这些给听懂了,而恰恰因为给了自己这样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简而言之,好的开始与做事的态度决定了行动力的优劣,而一个人的行动力将最终决定他人生的高度。
各位书友,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在下一节里,我们将一同去了解,吉田医生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