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2: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2024-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待花开红艳艳

一、概念内涵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或渲染情绪,重点在于情,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李白借黄鹤楼边长江上孤帆远去的景象,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的“物”来表达,重点在于志,物是志向的寄托。像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特点,来表达自己坚守高洁品质的志向。

二、表现对象

借景抒情:主要是对自然风景或者周围环境进行描绘,如山川、河流、花鸟、风雨等自然景物。这些景物被作者赋予了情感色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张继通过描写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等夜景,抒发内心的忧愁。

托物言志: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物,这个事物一般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者品质。比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郑板桥借竹子坚韧不拔的特性,来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志向。

三、情感深度与指向

借景抒情:情感比较直接、外露,主要是表达作者当下的情绪,如喜悦、悲伤、惆怅、闲适等,情绪通常和眼前的景象紧密相连。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通过描绘在春风中骑马疾驰,赏遍长安繁花的情景,直接表达自己科举高中后的畅快心情。

托物言志:情感比较含蓄、深沉,志向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作者通常是通过对事物的赞美或者批判,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等深层次的看法和抱负。比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借梅花即使凋零化为尘土也依旧芬芳的品质,表达自己虽仕途坎坷但依然坚守高尚品质、矢志不渝的志向。

校园里的“三柳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