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我的个神啊》:表达主题经典范例(一)
我很喜欢阿米尔汗的电影,因为他的电影有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他会在电影中融入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反应一些社会问题,了解得多了后,你会发现他本人也十分值得尊敬,是一个很好的人。
除了反应社会问题的意识外,他的电影本身也十分好看,这离不开精妙的剧情安排,《我的个神啊》就是剧情和表达主题融合得相当漂亮的典范。
我建议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先去看一下,然后再来听我分析,这样会更有感触,然后我在这一讲还会提到中国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同样十分优秀,建议一起看看。
主题是写小说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核心中的核心,你的所有故事围绕着主题展开,主题也会影响着你故事的发展,我相信很多作者在写小说前都会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主题展开,当然,也有先想到故事情节,然后在构建过程中慢慢提炼出主题的,好的故事一定是主题的,只是有的主题比较复杂,不能一句话说出,有的主题隐藏在情节中,不会表现得很明显,但好的作者一定很清楚自己的主题,再简单点儿,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没有主题的故事,就像是失去骨骼的人体,没有支撑,没有主题的作者相当于自己把对小说的掌控权交了出去,任由思维信马由缰,我们不能确定作者会把小说带到何种境地上去,即使一开始可以凭着天赋吸引到很多读者,但缺乏主题的后果就是作者可能会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崩,把情节写垮,这样的作者怎么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呢?
下面我们慢慢分析这部电影,看它是如何通过情节把观点传递给观众的。
首先就是主角的设置,主角是个外星人,他来地球做考察工作,然后和印度的宗教扯上了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好笑又发人深醒的故事。
一般来说,你一但想要表达出一个主题,就应该营造出一个抽离的视角,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你想写两个人街头吵架,那你可能需要一个第三视角,通过他,你能够很清晰详细地展现出两个人吵架的各种细节,但如果你把视角带入到这两个人任何一个的身上,那些详细的描写就会很别扭,读者会很疑惑,这哥们跟人吵架,怎么还有闲心观察那么多?但你把视角放在看热闹的人身上,就没那么突兀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嘛,越详细越好。
电影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范例,像是《熔炉》的主角是个从首尔调过来那个学校的老师,《我不是药神》中徐峥演的那个角色并不是白血病患者,通过他们这个旁观者的身份,我们反倒更能清晰地看到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
我以前看过一本《四万万顾客》的书,是一个美国商人写的关于中国人的书,我一开始看的时候略有些排斥,但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那种排斥感是因为我很少会在中国人书中看到那种分析的视角,有尖锐的地方,也有平时我没留意到的地方,被他这么一说,觉得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局中人,而美国商人在这里则成了清醒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