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木板的艺术之旅——莱尔琴
莱尔琴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现代莱尔琴则是在1926年由瑞士人智学音乐家EdmundPracht专为特殊需要儿童设计,莱尔琴具有非常温柔的音调及安详的品质。在华德福教育中,莱尔琴是经典的滋养儿童感官的心灵乐器。它的声音开头很强,随后立刻变弱成为轻柔的回声,具有很好的情绪安抚作用。
————————————————
儿子下学期要开始学弦乐了,老师说,如果爸爸能为孩子亲手做一把莱尔琴,那就太棒了!
第一次做,没经验,先按经典的造型依葫芦画瓢吧。看了几款,特别喜欢这个款式,咱来山寨一个。
上网看了下,好象不难(后来证明,还是有些磨人的),没想那么多,去宝安买了几块原木板,开始准备动手了。
首先用带锯锯形,一个漂亮的“水滴”出现了,但是边边还是很粗糙的。
再用一块夹板做出琴板,琴的大小、线条就由这个板来决定的了。
踟躇了许久,拿不定中间的圆怎么整,想到的办法没工具做,只好用了个最土的办法,电钻钻一圈孔。
线锯锯完后,圆就掏出来了。
然后就要用电木铣把内圈和外圈铣出来。感谢忘言手作涛子和JEN提供的专业意见,也特别感谢JEN亲自操刀帮忙铣边,太专业了!
型状铣出来,要开始掏音腔了。先用纸画出琴钉、琴弦位置,再将大致的形状描出来,开始掏了。
场地所限,铣刀动静太大,还是打孔器一个个来掏吧,好在灰尘不大。
掏完了,丑是丑了点,大伙儿就当是还没变天鹅之前的样子看吧……
原来的小雕刻刀太不给力,去淘了套专业雕刻刀,削木如泥啊。
然后漫长的手工开始了,雕刻刀一点点地把多余部分去除,正应了古话,切磋琢磨啊。
看到木花从刀尖开始生长出来,一圈圈儿地卷起,那种机器加工产生体会不到的美感和对木质的感应,就在一刀刀中浮现……
平常工作比较忙,做一次休几晚的。儿子盼着盼着,实在等得有些心焦,嘀咕道:“爸爸越做越懒了。”-_-!
终于,终于有一天,变成这个样子了!
打好琴弦孔。
背后铣出琴弦钉的位,手电钻垂直度不好把握,钻到背面孔位就偏移了,还好,不影响装弦。
琴钉孔也打好了,主体工程算是完成了。
最后一个小配件,琴码。找根小红木磨啊磨,一晚磨一根啊。
开始装琴钉了,这可是个细活儿,琴钉带自攻螺纹,一圈圈旋进去,不歪就好了。
一会儿功夫,全部装完!
主角上场,金银两色的琴弦。
这么细的玩意儿,真怕一不小心整断了。装第一根手是最抖的,哆哆嗦嗦装完,找到感觉了。
接下来就快了,一会装完三根。
全部完成,有点样子了!
粗活儿干完,接下来,就交给老婆点睛——调音了。调了半小时,一首《沧海一声笑》流淌而出……
历时2个月,终于可以给儿子交作业了。一份迟到的儿童节礼物,希望用它弹出最美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