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当一位建模师放弃键盘选择与泥巴为伴
前言
如果你已经三十五岁,你有打破对于当下生活的不满吗?
梦想·现实
Noëlla诺埃拉是一名新晋的陶瓷艺术家,在巴黎拥有一家陶艺作坊,不定期出席一些艺术市集。
今年是她作为陶瓷艺术家的第四个年头。
诺埃拉在法国西部的小城昂古莱姆Angoulême出身长大,她记不太清小时候的事情,不过依稀还能想起来小时候在花园中,她曾经拿着泥土捏成了一只小鸡的模样。
图片来源:网络为什么在诸多模糊的记忆中偏偏记得的是这一段?这个答案她要等二十多年后才能找到。
昂古莱姆每年都有一个漫画节,在欧洲历史悠久。诺埃拉耳濡目染着小城中漫画节的丝丝气息,大学的时候选择了3D建模的专业,她喜欢动画,想亲手去创造让人物和物件都能动起来。
刚入行时她很兴奋,毕竟在动画之城长大,能给予物体以生命,让它们动起来是她从小的愿望,她觉得自己犹如一个世界的创造者。
身为一个模型师,需要有极强的观察力和细节的捕捉能力,才能把现实中的动作栩栩如生地还原到人物和物体的身上,当然想象力也不能缺。
只不过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很大。
诺埃拉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工作只是无数行业产品或者作品中一个一次性使用的角色。
当她做三维动画的时候,除了让人物动起来之外她不用操心人物之后的发展,她只是参与了生命的一小部分,项目终止后她便不再与这个她赋予生命的角色有任何的关系;她的建模项目还涉及到其它的行业,她只不过参与交付的其中一个环节。
为了在昂贵的巴黎生存下去,她必须不停地接项目、做项目,如此反复。
虽然生活看上去挺体面的,但她并不快乐。
她和项目的关系、客户的关系、作品的关系都是浮于表面,他们和她貌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仿佛又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在又快又便宜又高质量的标准下,有些时候她只能牺牲掉质量和自己的睡眠,去迎合所谓的自己并不认同的要求。
她做了十二年的建模师,中途想过换工作但是和所有其他想换工作的人一样,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觉得对不起父母给她支付的昂贵的私立院校学习建模的学费。
转折·偶遇
休产假期间诺埃拉看到了一个视频,是一位韩国的陶艺师在工作的影片。
她被影片中陶艺师流畅的动作和专注的神情所震撼,压抑了许多年的种子终于找到了顶开石头的契机。
她还记得第一天去陶艺学校报到的心情,她说自己非常忐忑,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又很紧张和兴奋,像极了第一次开学的孩子。
在那儿她遇见了一些和自己很像的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职业,想要换一个活法。
于是诺埃拉便开始了陶艺的专业训练,整整六个月,工作日每天八小时高强度地学习。
诺埃拉在陶艺学校学习这六个月中,如同她手中的泥,无数次地经历失败,又无数次地被重塑,诺埃拉感受到了与自己的连接。
从一开始脑袋明白道理,身体僵硬地跟随到渐渐身心的合一,她感受到了泥土和时间强大的力量。
泥土也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做失败了扔在一边,干了重新再来,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用极简地重复磨出了她被工作消磨掉的耐心和专注力。
泥,虽然无声,但却十分地有力。
像一位老者用它自己的力量引导着诺埃拉的每一个动作,必须全神贯注,一秒分心都不行。
这六个月的打破与重塑帮助诺埃拉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久违的自信。
在陶轮前,手指触碰到泥的那一刻,一股平静却深沉地力量从她心底流出,她知道她坐对了地方,那是属于她的位置。
转型·突破
接下去的四年,诺埃拉开始了自由职业的道路。
面对全新的行业,相对成本较高的初期投资,每一步都不容易。只不过这次她没有多余躲避的借口,用实际行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得益于之前工作的经历她能够快速地搭建自己的网站和做一些营销的素材,虽然她不太愿意再次面对电脑长时间的工作,她也欣然接受。
https://staykova.fr/扩大舒适圈意味着去尝试自己不曾想过、甚至不喜欢的东西。诺埃拉一直是电脑后面的那个人,她连拍照都不喜欢,更别提去市场叫卖了。不过她做到了,她带着她的作品去到集市,面对来来往往的人们,她站了出去接受市场的检验。
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客户。有人买了又买,有人告诉她他们都多喜欢她的作品。
这一次诺埃拉的作品虽然没能像动画那样动起来,但她同样赋予了泥土以生命,并且这次它们的生命却得到了延伸。从她的创造延伸进了人们的家中,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的灵动呢?
在陶轮转起来之前,最关键的是定中心。
所谓的定中心就是把陶泥定位在转盘的中心。如果中心位没有找准,那么很难形成对称的形状,旋转的阶段也会带来巨大的困难。
你可以把这个定中心想象成万丈高楼拔地起的地基,底座不稳之后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于人生而言,这个底座是我们找到自己所热爱、所燃烧的事物。
有了这个底座不代表我们再也不会遇到困难,我们甚至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只不过我们的手上多了一把披荆斩棘的剑。
当诺埃拉找到了陶艺之后,人生中的困难都有了解决了勇气。
泥土和手的关系也像极了人生和我们自己,当我们固定中心位的时候能很强烈地感受到泥土的反作用力,这时我们要保持手的稳定,我们并不能左右命运但我们仍旧可以拥有自己的意志。
就像人生有起伏,泥土也有着自己的节奏,学会顺应节奏很重要。有些事情你不能急,有些时候你要学会喊停,人生从来也不是一条直线。
过去四年,诺埃拉选择扩大自己的舒适圈,这四年所学比过去十二年学习的内容都要多。与她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学习,向一切未知学习。
诺埃拉和她的得意之作,垂直的手柄很难做她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每天睁眼都憧憬着即将开始的一天,状态好就多做点,状态不好时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学会转弯,多一点耐心给到自己。
采访结束时,我问她对于那些也想转型的人有什么建议,她对我说了一句话:选择去做不需要任何理由,不想做的时候才会有很多的借口,答案都已经在我们心里了,不必向外求。
文静采访手记
诺埃拉是我的陶艺老师,我曾经计划着去度过一个文艺的周六时光就预约了她的陶艺工作坊。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从零开始学陶艺,做完之后整个周末人都废了。因为很多新的姿势身体不太适应,很多没有使用过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我后来想了一下为什么会这么累,是因为做陶的时候真的一点都不能分心,而且初学者脑和身体完全不协调,脑袋明白了逻辑但是身体完全没法配合上,我还是属于手脚很协调的人。
那一天仿佛过了好久,和最开始和泥巴较劲到臣服、配合。那一天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和无奈,一开始没什么耐心尤其是作品眼看着都要完成了最后却崩塌了。但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从一开始定中心位就错了,心急地拉坯是不可能成的,心猿意马也是分分钟都要失败的。虽然最后还是交出了几个简单的速成作品,我和诺埃拉说泥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有太多的人生哲学蕴含在陶艺的每个动作之中。
我的陶艺作品怪不得她和我说,她的老师告诉她,光是拉坯要练精准,要花上十年的时间。这背后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重复练习,时间会告诉你答案,手指的触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感受到泥土里的颗粒度,你指尖的触感会变得更加灵敏。
我想我们是从自然中来,自然要回到自然中去。泥巴是陶艺的载体,也是几千年前人类最早的器皿和艺术品。它蕴含着大地的力量,无声却有着深沉的力量。不急不躁,在当下只做好当下的事情。不看过去,也不思未来。如果我们能明白泥巴的用心良苦,也就能体悟到当下力量的浩瀚。
愿你能找到你的所爱和你的专注。
凡人不凡更新中
此系列由旅法三语内容创作者施文静发起,旨在记录101种不一样的人生。
只此一次的人生,可以有哪些不一样的可能?
作者介绍
施文静,专注人物故事创作
帮助你讲好自己的故事,提升故事的价值让更多人想要链接你
资深媒体人,前央视英语频道出镜记者,采访500+嘉宾
施文静的故事岛 品牌主理人
故事岛赋能成长社群 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