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后五篇读后感
一、古贝
“古贝”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古贝,这个在阿勒泰大地上默默生活的普通人,以她的坚韧和乐观,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古贝那时十五岁,比我还小呢,但却像我的姐姐似的,高大、爽朗、勤劳、懂事。
后来经她一说,我又觉得自己所见过的所有哈萨克女孩都像是她一样。——都是那么地快乐,热情,又好像很寂寞似的。她们都眼睛明亮,面孔发光。她们戴着同样的满月形状的银耳环,手持精致的小马鞭。我想看看她们的马鞭,但我说出这个请求后,令她们笑了很久。其中一个伸手把马鞭递了过来。
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她从未被苦难压垮。相反,她以一种近乎本能的顽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努力生存,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这种对生活的不屈服,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脆弱和退缩。古贝的存在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怀希望,就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二、在荒野里睡觉
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躺在干爽碧绿的草地上,老睁着眼睛盯着上面蓝天的话,久了会很眩目很疲惫的。而世界永远不变。
读到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小时侯,到野外去拨野菜,拾柴火时。总是喜欢找一处平坦的草地躺下,身子缓缓陷入大地,那种舒服的感觉似乎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在阿勒泰的草原上躺下,更让人神往。 在蓝天白云下、以草地为床,自由自在地睡上一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远离城市的喧嚣,看着纯净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和自由的风。与大自然的亲近,让人的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滋养。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说了这么多的云,是因为在山野里睡觉,面孔朝天,看得最多的就是云,睁开眼睛就是云。当然,有时候也没有云,晴空朗朗,一碧万顷。但是没有云的天空,是不能直视的,必须得被那天空的极度明净刺激得流出眼泪后,才能在泪光中看清它的蓝色和它的清宁。看着看着,云便在视野中渐渐形成了,质地越来越浓厚,不知是不是幻觉,于是闭上眼睛又沉沉睡去……
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发现美好,用心去感受荒野中的每一丝风、每一朵云。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三、我们的家
我们第一次随转场的牧民来到沙依横布拉克那一年,刚刚下车就对这里不抱信心了。那时,这里一片沼泽,潮湿泥泞,草很深。一家人也没有,只有河对面远远的山坡上驻着两三个毡房。在卸货之前,我们想找出一块塑料布垫到沼泽上再卸,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估计给压在那车货的最下面了。而司机又在一个劲儿地催,只好直接把一箱又一箱的食品、百货卸在泥泞的草地上。当卸到被褥铺盖时,阴沉沉的天下起了雨,被子很快就湿了一层。我八十八岁的外婆披着大衣,拄着拐棍,在一边急得想哭,但是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后来天快黑了,司机想早早卸了货好早早地回去,就更加潦草地帮我们往那片积着水的草地上堆货。卸完之后,那人水也不喝一口,直接开着车回去了。
我们一家三口三个女人就这样被扔在暮色中的荒野沼泽中。
开篇就把我带入到,一个家庭三个女人搬
“我们的家”这一章节如同一幅温馨而生动的画卷有亲情的萦绕、自然的陪伴和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
在这个家中,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故事和回忆。那简陋的房屋、简单的家具,都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不再仅仅是物件,而是凝聚着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一家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这种亲情的力量让人感动。
“我们的家”也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那些平凡的日常琐事,如做饭、洗衣、聊天,都充满了温馨和幸福。李娟以她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值得用心去感受和珍藏。
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样一个家的向往和眷恋。它让我明白,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心灵的港湾,是无论走多远都会牵挂的地方。它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简单的幸福,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好。
四、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作者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了阿勒泰地区的美丽景色,草原的绿、沼泽更浓郁的绿、高处森林蓝一样的绿,仿佛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斑斓色彩。而作者那充满渴望的疑问——“为什么我就不能是绿色的呢?”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它表达出了对自由的向往,对能像绿色一样去向更远地方的渴望,这种情感是如此的真挚和强烈,让我也不禁开始思考自己内心对自由的定义和追求。
沿着作者的叙述,我仿佛一同踏上了那条通往一家人的路。这条路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路径,更是一条充满故事和情感的旅程。路的尽头,那一家人的毡房和四周的栏杆,看似孤独地静止在那里,却又仿佛承载着无数的期待和坚守。
文中还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世界的敏锐感知。作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感受。风声在高处狂乱呼啸,阳光艰难地通过风后仍熠熠闪耀,这些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律动。而作者“每一分钟都想在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躺倒、睡去”的描述,也让我体会到了她在这片土地上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安心。
这一家人的故事或许平凡,但却充满了生活的韵味。他们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我反思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忙碌,是否让我们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那一家人住在偏远的地方,但他们与作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无形的纽带。这种联系可能不仅仅是地缘上的接近,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共同理解和对人性温暖的感受。
读完这篇文章,我心中涌起一股温暖而宁静的情绪。它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也让我渴望能像作者一样,用更加敏锐的心灵去感受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这条通往一家人去的路,也像是我自己内心的一条探索之路,让我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真正追求的东西。
五、 木耳
在《我的阿勒泰》中,“木耳”这一篇章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勒泰地区与木耳相关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原始气息的地方。
文章前半部分,我看到了阿勒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生活场景。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贫苦,但却充满热情,努力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着。然而,随着木耳的出现,一切逐渐发生了变化。
当人们发现木耳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时,便开始了疯狂的采摘。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攫取,让我感到一阵无奈和压抑。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的贪婪和短视,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
文中描述的人们争采木耳的场景,与前文的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不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自然进行着过度的索取,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木耳的故事就像是一个缩影,反映了人类在利益面前的盲目和冲动。
同时,我也为阿勒泰地区的环境变化感到惋惜。那曾经木耳遍地的森林,因为人们的过度采摘而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还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现代垃圾,永远地污染了这片纯洁的土地。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也看到了一些希望的曙光。比如作者母亲的坚持和执着,她在木耳近乎“灭绝”的情况下,仍然不辞辛劳地去寻找。这让我想到,尽管我们可能已经对自然造成了伤害,但只要还有像作者母亲这样的人存在,愿意去努力和坚守,或许我们还有机会去弥补和改变。
读完“木耳”,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不能仅仅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生态平衡。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追求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木耳的故事,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探讨,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它提醒着我,要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用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去生活,让美丽的阿勒泰以及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能保持它们原有的生机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