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年后,你觉得哪些技术会让我们“遗忘”现在的生活
知乎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297136/answer/682875888
看到西门子中国的品牌提问,有些工作上的感受想与同行及知友们交流一下:
首先,这个提问非常有意思。为何技术会让人们“遗忘”现在的生活呢?
我的理解是,在这个时代,创新推动各行各业飞速的技术变革,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已经把很多过去的习惯远远地抛下了。
目前,各种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很多创新成果没有获得有效的转化,实用性不足。我们提倡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正如维尔纳·冯·西门子先生曾说的:“空有灵感毫无价值,行之有效的发明应实现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为实践而进行创新,让先进的工程技术服务于社会。
作为一线的工程师,在西门子SIMOGEAR齿轮电机行业已工作八年时间,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创新也许并不是都要高大上,必须要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其实很多小的车间CIP持续优化改善项目,都算的上是创新。
借着这次活动机会和大家分享几点西门子在车间的创新改造的成果:
数字化油站
随着油站对齿轮马达产品的需求量逐年产量加大,产线急需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往油站需要手动的去选定油品,并且手动输入油量信息,存在选错油品以及输错油量信息的风险,且需要对每台产品记录其加油油品型号及油量信息,造成工时的浪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2033/109e113ae3eab88e.jpg)
通过优化现有的加油设备,增加扫码识别加油功能,自动选择所需正确油品,自动根据二维码信息设定油量,并且输出电子记录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项目涉及到纸名牌二维码设定、油站设备硬件优化,扫码识别软件系统设计等。
该项目通过simulation系统模拟,最终有效的通过二维码进行数字化管理,成功实现自动扫码加油数字化,所有数据存档记录,便于技术确认以及质量追溯。
仓库捡料
传统的车间发料方式为打印纸质的捡料工单BOM,仓库人员通过BOM去查找对应的仓储bin位,然后再开专用高位叉车等设备进行拿去工作,并汇总完毕后需要送到生产线进行备料。西门子车间物料方式,通过SAP系统管理,自动下发需求到仓库,仓库码垛机到自动立体仓储货柜捡取,milkrun小车送达车间现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2033/0509de1a0090bb85.jpg)
与此同时,员工手捡料方式优化:1.安灯系统,一个订单的所需物料全部亮灯,依次拿取;2.通过语音识别listen the voice,优化最佳路径,告知每个物料具体位置进行捡料,提高效率。和以往对照清单手捡方式相处,有效降低漏捡以及错捡的风险。
SIMOGEAR 物联网
如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概念风靡全球,通过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其实,这项技术的起源于非常简单的场景:,宝洁公司销售口红的实践。宝洁有位员工负责向总部报告哪些口红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结果他发现有的口红早上十点就卖完了,但是到晚上才知道货架上没有了,因此错失了很多销售机会。宝洁就此展开研发,在每支口红内置一个芯片,在货架上安装无线射频RFID,卖出一款系统就记录一款,实现物联网IOT。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2033/7d1587b7f4457610.jpg)
在一次讲座上,听西门子数字化企业技术中心总监戴霁明讲产品创新,SIMOGEAR产品现在正在逐步向物联网靠近,通过在减速机产品上增加探测器以及传感器,记录机器的震动量以及温度、异响等信息数据,实时监控,如设备异常可及时在中央系统预警,维护人员及时前去维护保养判定,避免产生较大的风险,有效实现物联。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2033/62f7c9a8dd6a437c.jpg)
有时候我们出差到重庆机场或海口机场,总会自豪的对同行的伙伴介绍,机场行李运输线,机场托运新科技用的就是咱们西门子的产品,而且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官宣,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6022033/6234956a7b975a13.jpg)
SIMOGEAR的新功能和新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场物流、食品饮料、汽车制造、港口机械和起重运输等不同领域。
以上都是我工作中见证的创新成果。对于一线的技术人员来说,最能体会到身边一点一滴的创新和进步,而这些创新积累起来所引起的技术变革将会带来“遗忘”。其中,很多前瞻性的应用已经如星星之火,在企业中不断深入应用,迭代出更多宝贵实施经验,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革新。未来,随着AI、通信技术、新材料和更多未知的新技术之间相互促进和融合,必将颠覆现在对于生产流程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