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

海子诗歌赏析《黎 明》(之三)

2017-11-15  本文已影响139人  诗之源

海子《黎明(之三)》赏析

黎明(之三)

海子

黎明手捧亲生儿子的鲜血的杯子

捧着我, 光明的孪生兄弟

走在古波斯的高原地带

神圣经典的原野

太阳的光明象洪水一样漫上两岸的平原

抽出剑刃般光芒的麦子

走遍印度和西藏

从那儿我长途跋涉 走遍印度和西藏

在雪山, 乱石和狮子之间寻求----

天空的女儿和诗

波斯高原也是我流放前故乡的山巅

采纳我光明言词的高原之地

田野全是粮食和谷仓

覆盖着深深的怀着怨恨

和祝福的黑暗母亲

地母啊, 你的夜晚全归你

你的黑暗全归你, 黎明就给我吧

让少女佩带花朵般鲜嫩的嘴唇

让少女为我佩带火焰般的嘴唇

让原始黑夜的头盖骨掀开

让神从我头盖骨中站立

一片战场上血红的光明冲上天空

火中之火, 他有一个粗糙的名字: 太阳

和革命, 她有一个赤裸的身体

在行走和幻灭

如果说海子的《黎明(之一之二)》是精神与肉体割裂痛苦的诗化,那么《黎明(之三)》则是对自然母体与人类文明生克相间的复杂倾诉。在诗中,黎明孕育了光明和我,我是光明的崇拜者和追求者,黎明同时孕育了光明和她的追求者,所以光明和我是孪生兄弟。在这里,光明一方面是自然的光明,同时喻指人类文明,我所追求的是人类文明。我并不是特指海子,而是人类,人类的本质是向着光明向着文明的。所以说海子的诗是大诗,是天地人的诗。

在第一段里,从自然母体的黎明开始,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写出自然母体孕育了天地的光明和人类的文明,紧接着笔锋急收,专写人类文明,文明“走在古波斯的高原地带/神圣经典的原野”。古波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段重要而辉煌的历史,堪称人类古代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所以诗人以其为“神圣经典的原野”而倾情歌赞。

第二段写人类文明的传播和扩散,然而这种传播和扩散却不是文明的、温柔的、自然的,太阳的光明虽然照射到了两岸的平原,却是像洪水一样凶猛,像抽出剑刃一般怒刺,人类又“在雪山, 乱石和狮子之间寻求--/天空的女儿和诗”。这里延伸了第一段古波斯文明的历史,通过对古波斯帝国用暴力、战争、杀戮等野蛮方式占领和 企图占领控制西亚地区、北非地区、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血腥历史的痛斥,一幅人类创造文明同时又毁灭文明的历史画面显现出来。然而人类的本性是创造文明、追求文明的,这时的人类只有“在雪山, 乱石和狮子之间寻求--/天空的女儿和诗”了。这里的雪山、乱石是自然的原始意象,而文明是发源于原始的,狮子象征的是强力、征服、专制;天空的女儿和诗,则是美丽、温柔、文明的象征。在这种文明自然而生又人为毁灭的残酷现实面前,人类多么想念“流放前故乡的山顶”--那自然而生而长的文明圣地--波斯高原!此时,我们听到了来自波斯高原的自然母体与人类的原始和人文的交响共鸣--天地人的悲愤倾诉!

第三段写对自然原始与人类文明相融和谐、相生相助的美好愿望及其幻灭的迷惘。第二段所发出的悲愤倾诉,大地高原听见了并采纳了,于是“田野全是粮食和谷仓”,一幅多么安逸和谐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美丽景象啊!大地高原就是母亲,是她的田野使这个世界美丽富足,地母对人类的毁灭行为怀着怨恨,但最终赐予的是祝福,多么仁慈而大爱的地母啊!地母啊,夜晚和黑暗就全归你吧,黎明留给我吧,“我要让少女佩带花朵般鲜嫩的嘴唇/让少女为我佩带火焰般的嘴唇/让原始黑夜的头盖骨掀开/让神从我头盖骨中站立”。这些呐喊是诗人理想宏愿的强烈抒发,是诗人激情汹涌的涛顶浪尖!其中的夜晚和黑暗是地母的属性,象征安静、温婉、孕育、柔爱,而少女、花朵、火焰、嘴唇是人文、希望、奔放、博爱的象征,这种自然和人文的糅合,就是天地人的和谐融合。这种美好必须得到神的保护和捍卫,所以诗人最后高喊出“让原始黑夜的头盖骨掀开/让神从我头盖骨中站立”!可见,在诗人心里,这种神就是源于原始黑夜,即源于天地,继而从天地与人类的“头盖骨”长出并屹立起来的伟大之神!说到底,天地人的和谐融合就是神,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战胜的伟大之神!一场激情汹涌之后,总会退却和冷静下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而残酷的现实是“一片战场上血红的光明冲上天空/火中之火,他有一个粗糙的名字: 太阳/和革命”,于是,“她有一个赤裸的身体/在行走和幻灭”。其中的战场、血红的光明、火、太阳和革命等意象,是指人类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种扼杀、羁绊、压制天地人和谐融合的粗劣野蛮行为,但他们又冠以各种文明的美称,所以诗人称其为“血红的光明”、“太阳和革命”的行径,掀开其绚丽华贵的外衣,揭露其野蛮粗劣的本质!她,与前文的他不同,他是指太阳和革命,指华丽外衣下的野蛮暴烈,而她,是指天地人和谐融合的真理,真理是最简明的,最光明磊落的,所以是赤裸裸的,真理在现实中行走,又在现实中幻灭,幻灭--行走--行走--幻灭,此难道是大千世界的怪圈吗?诗人在一片迷惘中收笔。

海子用大地和天空的源本和血液写诗,怀着对世界包括人类的大爱写诗,他把自己交给了天地,与自然原始融合一体,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天地人和谐融合的根本,而这种根本扎在了深厚博大、富绕肥沃的土壤里。因而他的诗是抒情的,但不能当做抒情诗去读,因为他的诗是天地找出的代言人说的话,所以要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高度融合的哲学理念和思辨去读。他的诗包含了许多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源自与此的情感起伏,是理想主义的,因而是浪漫主义的,然而是用残酷的现实所磨砺出来的墨汁写成的,所以是伤感的、悲愤的、无奈的和失望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年轻人涉世未深所表现出来的刀走偏锋的思维方式。其实现实是真实的,世界的真实就是多样性复杂性、有理无理的交杂性、不可理喻性和不可言表性,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也,大概现实就已经深涵在这“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里了吧。既然如此,何至于此呢?所以,海子是天才,值得赞叹;海子的诗是上帝所赐的珍品,值得赏读。然而不能追随和模仿--当然是他的思维定式、脆弱心理和对生命的态度!生命是一种美好,我们不能损毁她--我想上帝也这么说过。

海子的诗难读难懂,但很有可读性,并有多读性,往往同一首诗不同人有不同解读,同一首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又有不同的解读,所以,我的这篇赏析文章只是代表我,代表现在的我,不代表别人,不代表以后的我,更不代表以后的别人。仅供参考,以飨读者。

(来源新浪博客:栎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附:

黎 明(之一)

海子

我的混沌的头颅

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哪里来的运货马车

摇摇晃晃不发一言

经过我的山冈

马车夫像上帝一样 全身肮脏

伏在自己的膝盖上

抱着鞭子睡去的马车夫啊

抬起你的头 马车夫

山冈上天空望不到边

山冈上天空这样明亮

我永远是这样绝望

永远是这样

黎 明(之二)

海子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 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 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 站在山岗上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 无比明亮

有时象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

 

我空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

是上卷和下卷合成一本

的圣书, 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

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