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孝:一份“非正常死亡”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这篇小说是2017年写的,完成加反复修改大概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算是我比较用心的一个小说。写作上,我对自己要求并不苛刻,重视去写,忽略如何去写,重表达,轻视小说本身的问题。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用三个长篇和上百的中短篇,成功地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多且滥的形象,似乎除了能写,没什么多谈的地方。而去年,三十出头的年纪,回顾自己的文学之路,压力和紧迫感兼有,再不试图去写点像样的东西,真是前景堪忧了。我试着告诉自己,应该自律一点,不要总是图多产,不然怎么对得起写作这个行当和对文学的追求呢。而这篇小说,像是给之前的写作做个总结的意思,希望有个承前启后,开启下一段的写作。
所以这篇小说,是自我的对话,是自我的剖析。了解自身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写作是条了解自己的途径,我以此来试图了解自己,想来对自己却还是一知半解。文中写到我的老乡蒲松龄,试图与其产生联系。也是,我确实感觉到,同为写作者,生活在同样的鲁中地区,有种被遮蔽感。这样说,显得颇有功利心。放在眼下,也是想尽量在所谓的大刊上发表下小说。所以这篇小说写完,先给了《十月》的编辑赵文广,然后又给了《人民文学》的编辑刘汀。虽然最后都没在这两刊物发表,不过在这篇作品本身上,他俩都给出了修改的意见。在我看来,他们说的路数是对的。在这,应该感谢这两位。它最终在《山东文学》发表,并因此得了《山东文学》奖的新人奖。归宿是好的,不辜负我为此付出的心血。
一年过去了,回顾自己2018年的写作。如我所愿,我进入了新的写作阶段,完成了一部长篇。客观评价自己,我写出了像样的小说。并越发自律起来。这无疑对我更加重要。毕竟,我最期待的作家,自始至终都是我自己。
2018年11月29日
魏思孝,1986年生于山东淄博。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嘘,听你说》《兄弟,我们就要发财了》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篇小说《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原载《山东文学》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12期“锐阅读”栏目选载
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文丨魏思孝
经过权威统计,每年有上万种文学图书出版,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寥寥无几,而一本书能流传后世,本身的文学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玄妙的机遇虽不可捉摸却也不可忽视。不排除会有极个别口味独特的读者,对卫华邦的著作记忆深刻,但是再扩大下范围,我们只能悲哀地说,他是个没有生命力的文字工作者。与之相符,卫华邦的寿命也是短暂的,他匆忙走完三十二年的人生旅途。
上个月,朋友让我帮忙。我刚失业不久,需要赚点外快,便应承下来,用他的话说,事情不复杂。他所在的出版公司,正在策划一本关于21世纪初非正常死亡青年作家的选题,既是非正常死亡又是青年作家。青年作家分为著名和非著名的,朋友负责非著名的,相对冷门需要实地调查。不巧的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长久的坐姿让他痔疮发作,严重到睡觉时只能趴在床上。
作家,尤其是写严肃文学的,他们忍受清贫的生活笔耕不辍,耗费那么多精力出本书,也卖不出几本,有些还要买书号自费出版,搭进去不少钱,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算,无论如何都是不划算的。我不是看不起他们,但也只能以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来解释他们这种不经济的行为了。我二十三岁,刚毕业两年,曾经的文学理想已经消失殆尽,主要是我不想过得这么贫穷。两个姑娘离开我,也不无经济上的原因。我不是说她们贪财,这太偏颇也不符合真实情况,只是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包括我在内。最近,我考虑转向编剧行业,用朋友的话说,扎钱的机会多。
我看着朋友发来的资料,去掉他们强行赋予的文化意义,重新审视这个项目,十几年并不久远,却也属于被遗忘的历史,抹去尘埃从中费心劳神打捞出有价值的资料,用于提高当下读者们的思想认识,这是比较光彩的话语。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商人们一贯让涉世未深毫无独立思考能力的文学青年主动掏钱的把戏而已,用落魄前辈们那点可怜的隐私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坚定自己从事文学写作的信念。所谓的反面教材和失败案例,总归就是这样。不过从这方面来说,卫华邦之流倒显得不是那么毫无价值了,若其在天有灵,估计也会自我感动一番吧。活着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他殚精竭虑十几年的创作生涯还是有点效果的。
与卫华邦同在调查之列的还有三位,一个是二十五岁跳桥自杀的诗人建辉,一个是二十四岁跳楼自杀的诗人崔正龙,第三个叫郑求欢,他在写小说时模拟故事情节寻求代入感,今年初不慎窒息身亡,年仅二十一岁。朋友把卫华邦放在调查的最后,一是他并不出彩,二是他年纪大,虽然死的时候三十二岁,要活到现在是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在死法上,从朋友掌握的资料来看,并没有明确的死因。大概因为死者生前一直生活在山东农村老家,信息滞后,二是周围的人对他作家的身份并不当回事,没有足够重视。
当初,建辉跳桥自杀的消息曾在各大文学论坛流传,即便是在古板而反应迟钝的纸媒上都博得了豆腐块大小的位置。崔正龙跳楼自杀之前,因其打工诗人的身份,成为一个纪录片的拍摄对象。崔正龙死后两年,纪录片上映,并在国外拿了几个影展的奖项。当有读者怀念崔正龙时,会看一下纪录片,对着逝者的音容笑貌感伤落泪之时也为自己内心尚有诗意栖居而沾沾自喜。他们中间,无疑郑求欢更有生命力。他写小说习惯进行网络直播,整个人吊在天花板上,起初网友以为这是为了骗取赞赏耍的手段。他小便失禁,胯下衣物的颜色变深,并滴答下液体。网友嘲笑之余纷纷送出赞赏,夸赞他的表演十分到位。几分钟的拼死挣扎后,郑求欢纹丝不动地吊在半空。很快视频风靡网络,全民在讽刺调侃,甚至有“脑子都没发育好就别写小说”之类的粗鄙言语,而他对文学的孜孜以求,完全被忽略了。有人想买他的书,发现郑求欢没有正式出版任何著作,而看完他散落在网络上的文章,心善的读者们只能留下评论:郑求欢是个勤奋的写作者。
卫华邦则过于神秘,这种神秘不同于塞林格的故意为之,而是他的文学成就不足以引起重视。或许卫华邦也设想过,有天混出名堂后,找个地方隐居起来,把前来朝圣的读者们痛斥一番,遇到姿色尚可的女读者们,他网开一面,邀请她们进来吃点水果探讨下文学,至于犹如虫蝇的媒体们,他会挥舞着棍子把他们赶跑,毫无疑问他的癫狂样子立刻会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为他的神秘再添砖加瓦。想到这里,卫华邦也许会忍不住笑起来,媒体必定会遭到拥趸们的口诛笔伐。
2000年出生的卫未来,现年十七岁,正在读高中。临行前,我向她说明来意,她认为我是骗子,在自我证明上我颇费一番周折。她显得并不情愿,认为我并不能从她这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父亲卫华邦,用她的话说,她认识的程度并不比我这个陌生人多。但是作为卫华邦唯一的后代,仅此身份便对调查不可或缺。卫未来对我的诚意有些无可奈何,她说既然你想体验失望,那就来吧,但不要指望我演绎因父亲的缺位而人生道路坎坷的苦情戏。
火车到站时已是下午两点。盛夏中的淄博正在经受雨水的洗礼,出租车等候区排着长队。司机在得知我的目的地后,轻叹了口气。车厢里弥漫的汗味与空气中潮湿的水汽混杂在一起,让我感到一阵厌恶。
车行驶到柳泉路上。三百多年前,蒲松龄在这里出生,十九岁时的蒲松龄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魁,考中秀才,当时的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其“文名藉藉诸生间”。少年得志的蒲松龄摩拳擦掌,自此开始了漫长且极其不得志的科举生涯,终其一生都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他寄情写作,犹如一名长舌闲妇四处打听奇闻轶事,而后在他那间取名“聊斋”的寒酸书房里奋笔疾书,说这是打发时间,以此来逃避现实更加贴切。夜深人静时,蒲松龄意淫狐仙变作的美丽女子来搭救自己这个穷酸不得志的书生。写得兴起之时,他仰头望着夜空,有时皓月当空,更多的时候只是繁星点点。他期盼的姑娘从未出现过,隔壁房间老婆起夜的声音,瞬间把他拖拽回现实。蒲松龄吞咽着口水,来不及洗漱,拖步回房。躺在床上,他宽慰自己,或许自己境遇仍不够凄惨,没达到引来狐仙来搭救自己的程度。
人生确实还有下潜的空间,康熙二十六年,秋天,时年四十七岁的蒲松龄应乡试,因所答试卷格式不符被黜。康熙二十九年,还是秋天的乡试,时年五十岁的蒲松龄再次犯规被黜。之后的数年中,蒲松龄以教书为生,为友人的去世写过几篇悼文。康熙四十一年,暮春,六十二岁的蒲松龄去济南。史料记载,他滞留济南数月,期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大概是备考之类,只是乡试仍未中。至死,蒲松龄未再参加考试,对狐仙之事,大概也并不那么热衷了,枯木之身,逢春与否,说起来也没那么重要。
卫华邦在生前有限的几段访谈中,提及他这位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的同乡,称自己是被他潦倒落魄的人生境遇所吸引。而对于文学本身,卫华邦并未多谈,是本身阅读的匮乏还是不想借此沾光,我们不得而知。几百年过去了,朝代更迭,蒲松龄生前所嫉妒称羡的那些考试能手们早已被历史的灰烬所深埋,他却因周围人口中不务正业的文学创作留名青史。
如今柳泉路的两旁商铺林立,身处这片土地,我没感受到丝毫蒲松龄笔下的志怪气息。身旁出租车司机因雨中道路的拥堵发出的愁苦叹息,让我感到自己的到来是个错误。我望着窗外,贫乏且单调的城市景貌渐次略过,这个并不人杰地灵的地方,用几百上千年的时间孕育出了蒲松龄。他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大树死掉之后,空出的位置不时长出杂草,却因土地的营养早已被大树榨取殆尽,生命短促。卫华邦就是不成气候的杂草之一。
…………
玫瑰大酒店在火车站广场的对面,门前竖着一个黑色石碑,上面写着: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下榻过的酒店。底座有一行并不显眼的简介: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现玫瑰大酒店位于蒲松龄先生在康熙二十八年下榻过的“张家店”饭店原址。酒店外观无任何特别之处,倒是里面装扮古朴,和这个北方的小城不符,有些江南的感觉。办理好入住手续,我在二楼的餐厅吃饭,肚子不饿,只想尝下当地的特色。我吃了点现做的玉米面煎饼,菜品都有些偏咸,吃得我没有胃口。
房间在三楼,陈设有些旧,弥漫着一股说不上的味道。大概是我的心理作用,总觉得有些历史交错感。雨后,空气闷热起来,我站在窗边,远处的火车站广场上聚集着不少候车旅客。坐在天桥上摆摊卖水的老者,有些蒲松龄的影子。
关于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流传最广的说法出自邹涛的《三借庐笔谈》:蒲松龄作此书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都说蒲松龄生前落魄,而这种落魄也是相对的。少时虽家道中落,却不是完全底层式的一无所有,是家族的殷切期望与现实间的落差。热衷功名的蒲氏家族,对少年聪慧的蒲松龄寄予厚望,指望他能光宗耀祖。之后接连科举失意禁锢着他,和如今不一样,那时的文学不是获得名望的通行证。小说的地位不及诗,对此倾注心血,多是出于热爱。三十九岁,《聊斋志异》基本完成,蒲松龄在序言中写道,“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似乎除非在阴曹地府,很难遇到知己。他还是过于悲观了,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祯对《聊斋志异》颇有好感,曾赠诗蒲松龄。
洗漱后,我坐在椅子上翻看资料。要捋顺卫华邦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蛛丝马迹散落在他那些已经不被人提及的著作和访谈中。卫华邦在访谈中不止一次提及,他工作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年。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干些什么呢?若说都致力于写作的话,未免太牵强和美化。他又是靠什么为生呢?这或许也不构成一个问题,只要你对生活的欲望和要求足够低,还不至于饿死。但是说卫华邦是个对生活没有欲望的人,也并不符合实际。他只是在逃避。1993年,二十一岁的卫华邦从师专毕业,分配到镇上的初中当了一周的历史老师,这也是他仅有的教师生涯。稳定并不是他的人生追求,父母对他的选择感到不解,争吵在所难免,但并没有改变卫华邦的想法。他那身为农民的父母,原本对儿子寄予厚望,老师比农民体面和轻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他们认为,卫华邦的脑子读书读得坏掉了。
一个刚大专毕业的农村子弟,初涉社会便自我迷失,以为见了点世面,就能轻松立足,培养起来的那点零星自豪感,此刻只是害了他。祖辈遗留下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品质,被他完全抛弃了。当他终于对自己有了客观的判断后,不甘于浑噩度过此生的进取心又毫无必要地泛滥,再次把他推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认识牛慧的时候,卫华邦正做着无望的发财梦,文学读物换成了著名企业家的传记以及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商业秘籍。它们堆放在枕边,每天入睡前卫华邦都会捧读一番,为白天在跑业务时经受的白眼和拒绝寻求慰藉,每次拒绝恰好说明离被接纳又更近了一步,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是肯定没有回报的。卫华邦觉得书里俯拾皆是的句子都那么有道理,他感叹之前活得太过混沌了,对金钱也缺乏应有的欲望。这是多么不应该的事情,现在悔悟也不晚。卫华邦闭上眼,对未来的富足生活展开畅想。人生有目标,难免会开心。
1997年,牛慧在一家广告制作公司上班,卫华邦去印刷资料,负责这事的恰好是牛慧。二十年后的牛慧,坐在我的面前,追忆和卫华邦的相识。她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看走眼了。本来以为卫华邦是一个年轻上进的青年,放弃掉稳定的教书工作,想要创业,而且还不只是落于空谈,也挺有行动力的。交往之后,牛慧才明白,他这种行为好听点叫有志青年,说白了就是做梦。没认识牛慧以前,他和徐成租住在一起,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也不出去上班,一开始是向家里要钱,后来朋友都借遍了,开始节衣缩食硬挺着。如果不是牛慧及时出现,下一步他们该去犯罪了。那会儿,牛慧过几天就去卫华邦住的地方,带着菜肉和烟什么的,临走留给他几十块钱。牛慧补充道,当时我一个月工资也就三百多块。牛慧被爱情蒙住了双眼,和他交往没几天,她发现卫华邦这人有问题。牛慧问他未来有什么职业规划,他想了半天说自己没有。卫华邦当时在做的那点事,和骗子没什么两样,什么也没有,以为夸夸其谈人家就能掏广告费。不过他也不是没成功过,起码把牛慧骗了。交往半个月后,两个人同居。至此,卫华邦再没工作过。重拾文学梦,并一心想在这上面搞出点名堂。牛慧对此有些不屑,我说他不是发财的料,他立刻就放弃了,后来说他不是写作的料应该去工作养家糊口,他没行动过,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
酒店二楼有喝茶的地方,我和牛慧选在临窗的位置坐下。此时,窗外又下起细雨。天空灰蒙,分不清是因为阴天还是空气不好。人到中年的牛慧,习惯把自己往年轻里装扮,仅从发型和衣着来看,不像快要五十岁的人。脸上没有太多的皱纹,或许胖让皮肤紧致。牛慧称不上肥胖,但确实是中年人常见的身型,背也有些驼。她坐在我的对面,从包里拿出一本名为《豁然头落》的书。
薄薄的小册子已泛黄,我翻开,扉页上是蒲松龄的短篇《快刀》: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序言中,卫华邦写道,这篇小说体现了他对短篇小说的某种追求,叙述简洁,冷,酷,血腥。一刀毙命是人道主义的高规格体现,死得痛快,也是他所期望的。文末,他写道,蒲松龄已死三百年,显然,他和读者之间还有其小说紧紧相连。但愿我和你们之间的联系,由此确立,并忠贞不渝。当然,荡妇更具魅力。
牛慧笑着说,难得你喜欢卫华邦的小说,这本书送给你。她误解我了,我并不是卫华邦的读者,这次也纯属为了工作。还有些话,我心里有但没说出来,就是我对卫华邦这个人并无好感,甚至是有些反感。把文学理想挂在嘴边,损害到周围的人的生活,过于自私了。
我们从这本书谈起。
…………
这几天的采访,让我对卫华邦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之前的一个名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但要说我对他有了好感,这有些矫情,也不符合我的为人。我只能说,不再那么讨厌他。他的存在对我来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若是坚持写作会是什么样子。卫华邦让我坚定了放弃写作的信念,这不失为他留给世界的文化价值之一。我对他有了一丝的善意,也更能理解他做出的人生选择。
火车是下午三点多。上午,在酒店醒来后,我临时起意要去卫华邦的墓地。电话里的牛慧有些勉强,不过还是决定陪同。墓地在郊区一条主干道附近的山脚下,并不难找,也是他们原来村庄的集体墓地。好多年前,村庄已经搬迁到县城,如今的旧址是物流园。刚下雨的缘故,通往山脚的路有些泥泞。牛慧抱怨道,多少年了,路也不修。墓园安静,从远处看,有一片称不上高大的青色松柏,还有一座凉亭,因平时少有人来,显得安静。进去后,发现有些松柏已经枯死,仍旧安插在墓碑的边上,没人打理。地上铺设了石板,缝隙中野草长出来,感觉凌乱。我们找了许久,才找到卫华邦的墓,混迹其中,没什么特别之处。牛慧指着前后两排十几个墓碑说,这些都是他们家族的。我找到了卫华邦爷爷的墓碑,上面刻着他后代的人名。我问牛慧,你还有个儿子叫卫元沫吗?牛慧说,这是瞎刻的。我说,这都能瞎刻。
卫未来出生后,冯和英也一直想抱孙子。刻碑时擅自加上,一是告慰祖上,二是提醒卫华邦和牛慧。没几年,儿子死在她的前面。牛慧工作上的事不断,一直在接电话。我四处转了下,看到一个墓碑的主人和我重名,也叫张顺。我急忙走开,不敢再多看一眼。牛慧打完电话,笑起来,她想起了一件事。墓园刚搬到这里的时候,碑上还没刻字。清明时卫华邦来扫墓,把供品放在墓前,忽然感觉不对劲。他就挨个清点家族里的墓,一次又一次,不确定眼前的这个墓是不是父亲的。他心里默念着家族里死去的那些人,确定眼前这个墓不是父亲的,但究竟哪个才是父亲的呢?他就这样在墓地里走来走去,脑子乱极了。后来,他想到自己此刻的处境和举动,忍不住笑起来。回去的路上,我问牛慧,有没有想过给卫华邦刻个墓志铭之类的。牛慧说,没想过,不知道刻什么。我说,现在想也不晚。牛慧说,要不你帮忙想想吧。这显然不合适,但不妨碍我在心里琢磨了一下。
卫华邦——要学会放弃。
(节选,全文见《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12期)
新刊目录
中華文學選刊
2018年第12期
主编阅读
班 宇 小说二题
《逍遥游》选自《收获》2018年第4期
《枪墓》选自《山花》2018年第10期
实力阅读
老 藤 青山在
选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10期
陈继明 母亲在世时
选自《湘江文艺》2018年第3期
王大进 客房
选自《天津文学》2018年第11期
刘建东 相见不难
选自《芙蓉》2018年第6期
韩松落 走进有光的所在
选自《小说界》2018年第5期
读大家
李丹梦 姚雪垠:最后的“史官”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6期,有删节,原题《最后的“史官”——姚雪垠论》
作家记事
周晓枫 野猫记
选自《钟山》2018年第5期
作家行走
柏 琳 一座被文学催眠的城市
选自《单读17:人的困境》,台海出版社2018年6月版
锐阅读
魏思孝 一份青年作家调查报告
选自《山东文学》2018年第10期
潮阅读
邵燕君 等 破壁书·网络文学关键词
选自《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2018年5月版
八方阅读
(中国台湾)黄崇凯 七又四分之一
选自《花城》2018年第5期
《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12期,
12月1日出刊
2019年征订启动,本刊将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