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早晨太阳以从东方露出笑脸,可我住在一楼老伴的办公窒,屋里还很暗。前面一排的楼房挡住了太阳,每天到八点钟太阳才笑容可掬的光顾到一楼。老伴起床对我说:你再睡一会儿,我到那边去搬点儿东西。我们这些日子都在搬家。
小时候听老人讲我们家第一次搬家,是从京城搬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是因为我的祖辈得罪了朝廷,得罪了慈禧老佛爷。是逃难的方式搬出京城,弃官从农。后来经过了多少次搬家我只是听说而已。
我有记忆是我八岁时,我们家住着祖辈留下三间土坯房,西屋住着叔叔婶子。我们一家六口人住在东屋54平方尺的小坑上。晚上小孩子睡大人身边,大点的孩子就得睡在小孩的下边。晚上睡觉时坑上没有一点儿空间。夏天热的喘不上气来。妈妈爱出汗浑身起热痱子。农村盖几间房子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爷爷,爸爸在小队都是壮年劳动力,到秋天我们家分到了150多元钱的分红。爸爸就把钱买了盖房子的木料,第二年春天又盖了三间土坯房。
这是我记事以后第一次搬家。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家。一家十多口人住着四十五平方米的土坯房。我和弟弟妹妹们就在这个小屋里成长,我们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我在这个小屋里编䓆子编帽子。弟弟妹妹们上小学念高中,上大学。我也是在这个小屋里长大到出嫁。
第二次搬家是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这时我以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们从大家分成小家。随着改革的春风,农村人从贫困中走出来。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又开始向住房方面发展。我家也盖了五间大瓦房。我和丈夫天天编织着美好的生活。我们为房间的了改造在心里画着图纸,规划着美好的未来。我和丈夫自己动手装修着我们房子。我们的房子经过几次房间改动,装修。当时在农村算是一流。在这个我们夫妻亲手建造起来的家里,我的儿女们在这里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我丈夫在这里走向建筑行业,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自己承包了工程。
第三次搬家是:1997年,当时我们这个小县城还没有开发房地产。可随着改革政府部门个个单位都盖起了家属楼。
我们住在农村,丈夫上班,孩子们上学都到几公里的县城里。下雨阴天,还隔着一条河。很不方便。当时住家属楼我们还不够条件。我表妹在纪委上班。她们单位分给她一个楼号。她刚毕业参加工作还是个小姑娘,就把房号让给了我们家。1998年1月份我们又从农村搬到城里,搬家时没往楼上没搬多少东西,连行里都没有拿。啥东西都是新置办的。
老家过了十几年,盆盆罐罐,整整一个家全部丢弃,搬家时我没有高兴的感觉,很留恋这里我和丈夫一手打拼起来的家园,留恋着我的公婆父母。还有我们夫妻在这里创业打拼时美好的创景。
第四次搬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前进的步伐很快,2003年我们又从纪委家属楼,搬到我们公司自己开发的幸福小区。幸福小区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土,可当时是一个高档小区。这里坚固的施工,合理的设计。别人都叫这个小区,富人区。
为啥叫幸福小区呢?当时这里是看守所和监狱所在地。社会再进歨,监狱也需要改善,我们公司给公安局盖了一处新监狱,跟公安局置换土地。把老监狱开发成了商品房出售。董事长的女儿说:以前是监狱,以后就叫幸福小区。愿每个人住着都幸福吧。公司就采纳了她的意见而得名。
我们是施工单位,我们家就留了一处145平米的五楼,四卧,两厅,两卫。留下自己居住。
我们把公公婆婆也接来一起住,一大家人再一起住着很方便。丈夫说以后再也不换楼了,把这个楼好好装潢。我们花了买楼三分之一的资金,对楼进行了装潢。幸福小区里住着我们幸福的一家四代人。“因为我小孙子断奶我从沈阳也接回来了”上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下有我小孙三四岁。我小女儿在念高中,学校就在我家隔壁。每年过年时在外地孩子们都回来,因为老人在我们家,弟弟妹妹们也来我家,我们家床位都睡满,还有人睡在地板上。我和丈夫忙于事业。婆婆管理家务,一家人过的其乐融融。
婆婆常坐在我的床边跟我唠嗑儿,有一次婆婆说:人老了有时睡不着觉就胡思乱想,我想现在我们这大家人,等下去十几年就剩下你们俩人。你信不?我问:这话咋说的!咋就剩我们俩呢?婆婆说:你想想:你爸爸我们老了不能老活着。你小女儿考上大学,得出去念书,你的孙子到上学年龄也得的回沈阳上学。我说:那是哪年的事?现在早着呢!说完我们婆媳都对着笑了笑。
第五次搬家:真是光阴似箭。婆婆说的话都兑现了,2006年:公公83岁因脑出血去世,2016年:婆婆86岁因脑血管瘤破裂去世。我小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参加工作,我孙子到上学年龄回沈阳上学,现在以上高中。我们也到花甲之年,丈夫变成了老伴。这几年我们也退出了建筑行业。儿子提意让我们到沈阳居住,我们在沈阳买了房子,我长年北京沈阳两处跑。
所谓的家成了客栈,每次从外地回来,老伴我们俩走进这个空荡荡的大房子,我都感觉到寂寞与空虚。2018年初老伴决定卖掉这所房子,这次回来我们又搬到了老伴的办公室居住。因为我们退出行业,办公室也无大用,老伴说:把它改造成我们回家探亲的住所。
所以现在还在搬家。
2018年4月14日
二斗八作干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