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笔记 | 口腔溃疡的处理方法

2024-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意为七

本文是古法中医针灸班之学习笔记,一方面帮助自己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发扬和传承中医理念和技术,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学习,惠己及人,期待我们一起同行。

一、口腔溃疡临床表现

唇、舌、颊、上腭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淡黄色或灰白色小点,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热。

二、中医诊断

①心脾蕴热:兼黄白色溃疡,周围鲜红微肿,灼热作痛,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②阴虚火旺:口疮灰白,周围色淡红,溃疡面较小而少,反复绵延,舌红,苔少。

三、口腔溃疡实火虚火区分

①实火特征:实火溃疡面大于黄豆,部位位于口腔之外,口腔异味浓,舌苔黄腻密,原因饮食,调理清泄热。

②虚火特征:阴虚火旺,溃疡面小如绿豆,位于口腔之内,口腔味淡,舌苔少,原因作息,调理滋阴抑火。

四、口腔溃疡分类

①轻型(虚火):好发于口腔之内,数量少,面积小。

②重型 (实火):好发于口腔之外,数量少,面积大

③疱疹型(三焦郁热)好发于口腔之内外,数量由少变多,面积由小变大。具有传染性,不能抠破传统调理:支沟+液门+胃热调理方法)

五、调理方案

调理方法1:口腔溃疡三绝针

【步骤1】位置:位于手掌无名指下半寸左右。操作:0.25*40mm毫针向掌根方向平刺3公分(同侧调理)(医护专业者运用)

注意:针刺后同时搅动舌头

【步骤2】严重的口腔溃疡患者加同侧液门穴 位置: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

操作:

1、直刺0.3~0.5寸(牛黄解毒针,同侧调理)(医护专业者运用)

2、从掌指关节背面向腕关节方向推按,松解反应点为主。

【步骤3】对于溃疡反复发作+排毒针法 

位置:同侧第一掌指关节近指关节处。

操作:

1、向指尖方向平刺1寸左右(同侧调理)。(医护专业实运用)

2、从掌指关节背面向指尖方向推按,松解反应点为主。(零基础人群可运用)

调理方法2:取大椎穴及大椎穴旁开1.5~2cm处阿是穴。

操作:

1、挑断皮下纤维组织2~3根,挤压针孔,令少许出血;(医护专业者运用)

2、以大椎穴为中点,拔罐留罐10分钟。(零基础人群可运用)

实证:清热泻火止痛。取手厥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劳宫、地仓、合谷。

虚证:滋阴降火。 主穴:通里穴、照海穴。

虚不受补上火脾胃虚弱,调脾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口腔溃疡三绝针知识拓展

①离卦主火:向下则降火,主要是针对于热症,向上则升温主要是针对寒性的问题。(男左女右)

②液门穴,牛黄解毒针,消热泻火,三黄是黄芩,黄连和黄柏。

黄芩清上焦火:心肺;

黄连清中焦火:脾胃,肝胆;

黄柏清下焦热:肾,膀胱大小肠,生殖器

知柏地黄丸主要是治下焦湿热。

③排毒针,也称皮肤愈合针,针对开放性的伤口,各种癣能促进皮肤愈合。

上半身皮肤开放型伤口选穴:合谷,曲池+皮肤愈合针。

下半身皮肤开放型伤口:三阴交,血海+皮肤愈合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