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自责
“都怪自己不小心,要不就不会掉在地上了……”一粒米不停的自责着。
这是一勺米中的一粒,由于家主做饭的时候不小心,这一粒米撒落在了地上。其实就是一粒米,家主也不觉得怎么可惜,所以根本没有想到要把它拣起来。或者,家主压根就没有留意到有一粒米掉在了地上。
可这一粒米就不行了,“我怎么脱离了兄弟姐妹?”它喃喃地说道:“我怎么对得起袁隆平爷爷?”
说起来也是,尽管只是一粒米,这可是袁隆平爷爷一生心血的结晶。建国前,袁老与父母的生活流离失所,不断从这个城市转到另一个城市,看到百姓生活清苦,土地荒芜,心底很受震撼。后来,说什么也要学农,立志要改变百姓的生活。
1961年,从安江农业学校实验田发现的一株足有230多粒的野生杂交水稻开始,到1973年第一代”三系”杂交水稻的培植成功共用了12年;从第一代“三系法”杂交水稻到1995年“二系法”第二代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历经了22年;2011年,第三代利用遗传工程的杂交水稻取得试验成功,紧接着还有第四代、第五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超级稻,到自2000年以来,水稻产量从亩产700公斤一直到今天突破了亩产1000公斤的大门,产量节节攀升。
这些成就花费了袁老及许许多多农科人员毕生的心血,同时使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成为了现实。正如袁老所言,现在全世界1.6亿亩稻田,种植杂交水稻的田地的仅占15%。2017年,全球水稻每公顷平均4.61吨,中国杂交稻每公顷平均7.5吨。正如袁老所说,如果全球有一半稻田能种上杂交稻就能多养活4一5亿人。希望早一日看到袁老的另一个梦,“杂交水稻全球普及梦”能早日实现。不但“安得广厦千万间,广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使“杂交水稻誉全球,护得人间处处无饿莩”。
一粒米虽小,但它凝结了多少人的辛苦。从稻种培育到水稻种植、管理、收获、保存、运输……要经过多少环节才能有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放在桌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的,尽管今天的生活己今非昔比,但节俭的美德不能忘亦不敢忘。
现在全球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挨饿,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2020年,全球有7.8一8.1亿人在挨饿。美国CNN2020年7月报道,全球每天因饥饿死亡人数约1.2万人。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让人清楚的看到,饥饿离我们并不远。现在想想,中国老百姓能吃饱饭的日子并不算太长。从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真正衣食无忧的日子才三十年左右的光景。
一粒米掉在了地上,也许是它命运的不济,使它来在世间的价值未能体现。但如果人人都能把它拣起来,也须能使人间少些饥饿,多些温暖吧!
愿这一粒米的自责从此不在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