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汉本一班文学交流

三国枭雄——曹操

2017-07-09  本文已影响15人  雨落前尘阡陌染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三国演义》里作者明确提出“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维护刘备的正统地位,把曹操塑造成一个乱世奸雄;京剧里曹操的脸谱为白脸,代表的奸臣、坏人;而《三国志》对于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历史对于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仔细研读《三国演义》后,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枭雄,枭雄乃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

之所以说曹操是个枭雄,主要从他的能力和性格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大破黄巾军;公元189年,董卓倒行逆施,专擅朝政,曹操散尽家财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公元196年,汉帝迁都许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行车骑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在那个烽火不息,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的一生都在征战中度过。

公元197年至199年,曹操两度攻击张绣,东征袁术,东征徐州降吕布,击破张杨旧部睦固,取得河内郡,逐鹿中原;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公元202年至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彻底肃清袁氏势力;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诈降之计,借助风势采用火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从华容道撤军北还;赤壁战败后,曹操稳定内部,不拘品行,唯才是举,收罗天下人才。公元211年,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平定凉州;公元213年,曹操起兵号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生擒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个无所获,曹操遂撤军北还,同年五月,曹操创立魏国。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他名为汉臣,是为皇帝;公元215年至219年,与刘备相争汉中,同时边塞硝烟再起,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公元219年曹操从汉中撤出,率军击退关羽;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于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其子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了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既是一个盖世英雄,又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

曹操有一个很明确的人生观,“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也使人们一提到曹操就想到他的奸诈,这是曹操最具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从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就可以看出他的猜忌、狠毒、阴险;曹操生性多疑、狂妄,从他睡觉都要弄出一个“梦中杀人”的事件来保护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留一个心眼;身为一个枭雄,他善于玩弄权术,从他不杀刘备却待刘备如兄弟就可以看出他对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很透彻,他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曹操才艺好、武艺好、好读书。也许因为他的爱好,才让他精通战略战术与兵法,使他善于用兵,因此他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他的诗篇尽显英雄豪气,流传至今;他胆略与才智过人;唯才是举,有长远的目光;处变不惊。

他是怀不臣之心,生性多疑,残酷好杀,奸诈多变的曹操;他是重视人才,以诚待人,有胆有识的曹操;他是才华横溢,奸诈多变,胸怀大志的曹操;他是大气实在,慷慨多情的曹操…

生逢乱世,他不仅要有过人的胆识于能力,更有要运筹帷幄的谋略。更何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曹操的能力决定了他到达的高度,功过任人论。

曹操,他的名字就是一个传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