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心理

清明遐思

2024-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廊郎阿构

每年清明,都要回老家上坟。

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我们去到坟地,清理杂草,为坟茔培上新土。

这个时候,天气是宜人的,土壤是清新的,小草是嫩绿的,心情是沉重的。

长眠在这里的先辈,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

祖辈以前大同小异者居多。尽管也曾出过墓碑上依稀可辨的“太学生”,但是绝大多数终其一生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这里常说的“土里刨食吃”。

到了祖辈,赶上了动荡和外侮,他们的人生也极不情愿地出现了巨变。

爷爷亲弟兄四个。一个十几岁时得了现在根本不可能致命的疾病,没能治好;一个在天津街道上突然失踪,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回家,原来是被日军抓了去喂马:一个参加了县大队,解放前夕在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当时身为副连长的他虚岁都不到二十。

只有爷爷的经历不算特别坎坷,甚至还令人羡慕,因为很早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曾做过乡长。

我常想,爷爷弟兄四个的遭际不就是当时广大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吗,他们的经历都能写一部小说。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是享福的,下一代以后更是。但是长眠在这里的先辈,我们只能以祭奠的方式告慰他们,愿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过上向往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