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镇江印象

2018-02-18  本文已影响35人  范然夕

  5:30,也许是一个城市最好的时光。夜晚总是太过落寞,黑暗吞噬了生机,徒增了恐慌;而不夜城则太过于浮躁与纷乱,让我难以承受;而白天难免慌乱,忙碌,拥挤。只有5:30这个时段,人们刚刚睡醒,离忙碌还有一段时间,活力,闲散,舒缓,安逸,生机,便在这一刻汇聚。这,便形成了一段黄金时光。

  街上没有拥挤的车辆,此刻的镇江,刚刚从一个甜蜜的梦乡中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舒展一下筋骨,快乐,憧憬,轻松,向上。

  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漫无目的。随便上了一路公交车,不知道要走到那里,只是逛逛。

  起初,感觉镇江是一座和烟台有些许相似的城市,也许是因为水。烟台有海,而,镇江,则有属于江南的流水与长江,同样的是,水之魅力。

  水给予了城市一种灵动,滋润的美,一种清新的生活。不同的是,烟台因为海而多了一份浩瀚之气,宏大气魄;而镇江,则因为水的存在,多了一份祥和与和善,这也许就是上善若水的哲学。烟台的文化是海之浩瀚,镇江的文化则是水之滋润。江南的流水,给予了镇江郁郁葱葱与安详平和。现代化的城市中到处都有郁郁葱葱的绿林,是盎然的绿林,而非机械的绿化,这,便是江南城市的魅力所在。

  我很幸运,坐的公交车,是一部穿过老城与新城的公交。新城的现代化配以郁郁葱葱的盎然和谐,给人以难以言喻的舒适,而老城区,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则向人们讲述着曾经的繁华与历史的沉淀。

  代表了现代建设理念的新城无可挑剔,自然与城市的结合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实施,即使,镇江并不算发达。旧城仍然具有古朴的底蕴,可总体让人失望,显得有些凌乱纷杂破旧,让诗意消散殆尽。

  这,也许就是而今中国面临的难题。新城的建造已经逐渐成熟,可是旧城的改造确实不尽人意。人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与思路,面对古朴的旧城区,人们在保留与改造之中,找不到一个黄金的契点。改的太过纷杂与彻底,变消散了城市的历史;不加修饰,又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那份肮脏与凌乱也冲刷了那份古朴祥和。究竟如何去寻找一个黄金的契合点,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现代与历史的交接问题。

  公交的终点是金山风景区,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就这么随意的来到了镇江的名胜建筑。金山,就是《白蛇传》中的那个水漫金山。匆匆一观便返回了车站。从整体看,这,是一处自然,历史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细细游览的,是焦山风景区。焦山并不大,也不高,是长江中的一片小洲而已。从山顶俯视长江,发现浩瀚长江在这里居然如此的祥和,安静,安静的,让我质疑这是不是长江。不知为什么,会由焦山联想到都江堰,同样的水绕山峦江中洲,不同的是,上游的长江气势如虹,下游的长江已经被江南的缠绵所征服,缓缓流淌,安静祥和……

  焦山,这里没有多少典故,这里没有气势如虹,这里没有长江奔流,这里没有山峦挺拔,这里没有人工水利,这里没有古刹大寺,同样的,镇江,这里没有高楼大厦,这里没有浩然王气,这里没有风景如画,这里没有小桥流水。

  这是一座普通的江南城市,这里没有多少故事,这里的魅力在于平和安详,这里的经典在于郁郁葱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