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加速器每天写1000字思维

月入过万的第二个逻辑:岗位的秘密

2018-08-12  本文已影响11人  3cb437b5e68f

不少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不少已经踏入职场工作的小白,以及职场老黄牛们,经常会饱受时间不够用的困扰。

“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加,自己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时间却只有这么点,我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于是,各种时间管理相关书籍,软件,培训,社群,都应运而生,相信大家在时间管理上投入很多费用,购买了书籍,浪费很多精力,甚至为了参加抗拖延症,报名四五千的精品课程,来试图解决自己在职场中的问题,但结果呢?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所有这类非常努力的小伙伴们,最终的结局基本上是:90%以上全部阵亡。

因为你番茄钟拧的不够多?

因为你有拖延症?

因为你软件没有学习好?

因为你不会GTD?

因为你的年计划不对?

因为你比较懒?

因为你没有学习时间统计法?

因为你没有坚持21天,90天,100天?

全都不是。

原因是什么呢?说出来会让你吐血。

答案:是资源配置的关系,和时间没啥半毛钱关系。

这句话怎么理解?

为什么有人可以坚持早起,坚持阅读,坚持做各种习惯呢?

原因非常简单:对方后防线的资源稳固到基本上不用操心这些事情。而很多人的时间往往被卡死在生存级别上。

有听说过山区里的孩子走山路单程交通花费3小时吗?

有听说过非洲缺水地区为了打水都得跑上1小时的路程吗?

连最起码的生存保障线都无法保证,谈什么理想和未来?

当然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国家还没有这么惨的情况,但是你试试看父母生一两场大病看看,你能不能淡定到还这么做事情?我可以很负责的说绝大多数人后防线阵脚大乱。

虽然真的没必要用父母生病这么恶毒的例子,但是你作为公司领导,如果你的项目团队辞职一两个人,你试试看你会不会焦头烂额,后防线不稳而导致的资源停滞?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哪怕你身价再高,时薪再贵,后防线只要一塌糊涂,你就得不得不抽身处理这些你不想处理的事情。

所以《欢乐颂2》里面为什么很多人过的这么悲惨?

所以《金刚狼3》英雄暮年,连一辆车都保护不了?

都一个道理:生存线级别的资源都无法搞定,你怎么能出去有所作为,这都是自杀式的奋斗,两者拉扯越大,内伤越大。

那么假设:我后防线稳的,自己工作还可以,收入马马虎虎,家庭也还可以,这时候多出来的时间如何配置(每天两三小时怎么用?)

答案是:你能通过这样每天两三小时的坚持和学习,让自己的年薪跑赢货币通货膨胀的速度吗?

只要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和结果去进行计划的,用自己的(时间) 资源,来得到杠杆资源,最终达到(金钱)资源上的富足。

这一系列的动态博弈过程,就叫做:时间(资源)管理。

一旦理解了这个概念,就知道了很多人在一开始定自己的计划时,已经死翘翘,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回报价值都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穷人缺钱,忙碌的人缺时间,原因是一样的。

如果你给穷人一笔钱,给忙碌的人一段时间,他们最后能否跳脱出他们自己各自的困境?

当然不行,因为他们大脑中的认知逻辑不变,所以还是没用。

那是不是只做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啦?

当然不是!

因为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级,每一个模块,不同的人,他们的重要事情,不重要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些不结合实际场景的时间管理书籍,看再多也没有。

举个栗子:我们用一条蛇来代表一家公司的业务,

假设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分为蛇头,蛇身,蛇尾巴。

我们可以看到:

01

作为蛇头型的员工一定是公司开拓市场专门用的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有时候是拿着底薪拿项目分成的,他们的存在是整个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

所以这类人收入很高,需要学习的知识也会非常多,而且这类人在公司领导层接班人的培养梯队中。所以,周末加班,开会,培训,出差,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类人善于思考,喜欢创新,战斗力极强,因为他们经常和一线市场打交道,接触一线的详细信息与资料,所以他们懂得市场风云变化。

这就是一线员工,也是狼性文化的存在。

02

作为蛇身型的员工,作为后续消化业务内容,优化产品质量,吸收客户,管理客户为代表的客户型人才,处于后勤保障,客户接待

所以这类人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单一,他们的存在是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经常需要和人打交道,而且是和陌生的人从头开始打交道,因此需要培养客户习惯,摸透客户脾气。

然而,这类员工成长速度最慢,所以他们的工作经验可能会随着产业链的衰减,不得不被公司整个部门裁员掉,也就是所谓的“人才坟墓”。

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努力,获取的经验值是非常非常少的,基本上是重复的无效经验。

03

作为蛇尾型的员工是防御保障型人才

他们的收入基本中等,公司地位一般是中层领导。

这类人才的学习路径非常清晰,考证,学习,了解某一块公司业务的产品线,业务线,流程线,摸清整个公司组织框架的细节,然后着眼于如何优化,改良,扩展,放大,维稳等等。

所以他们是专家中的专家,要做的是深度解决公司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公司快速扩张中必不可少的规则制定者,公司培养梯队人才的教练人员。

随着公司的快速扩张,他们的能力也将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并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们会给出各种系统性的复杂解决方案,是难得的稀缺性人才。

所以同样是在长期加班,你立马就知道三类人才长期加班后的结果了:

蛇头会晋升,蛇身就是老黄牛,蛇尾成为专家。

来思考一下,猎头为挖哪类人才?

思考:你是蛇头,蛇身,还是蛇尾巴?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现今为止,不管你在喜马拉雅APP,网易,得到,以及各种平台上面,根本看不到按照公司组织框架为业务背景来讲解时间管理的,所以再怎么讲,都是正确的废话,因为你的岗位不变,学得都是屠龙之术

我为了学习时间管理,看过几乎所有市面上出版的至少200多本时间管理的书籍,遍历了整个知识体系,发现一个致命的逻辑缺陷。

这个逻辑缺陷一说你就会明白:

任何不依附于组织框架的个人成长和学习,都是耍流氓。

任何去场景化、去角色化的解决方案,都是无效意淫。

没有平台修炼,自己再努力也没用

当你在制定年计划的时候:我要学习插画,我要学习西班牙语等等。

时间管理的老师会怎么说:收集需求,分解任务,逐步完成,下一步行动,达成目标~~!

我这边一句话解决问题:

你是蛇头型员工,还是蛇身型员工,还是蛇尾型员工?

你学习这个和你的工作岗位匹配度如何?

你学习的这项技能会辅助你的主线任务吗?

你用组织框架概念,重新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就知道了:

只要是市场开拓性的人才,他们基本上什么都得学习,什么都得会,什么都有机会展现,也有平台来实战。

请记住这个单词:实战,实战,实战,所以他们就是斜杠青年,他们有机会变成斜杠青年。

而作为蛇身型的员工,如果你们自己都没有对应的公司平台,再怎么修炼,都是无用功,请问你有机会亲历这些一对一的贴身实战机会吗?没有!

所以即使报名了30多门课程,各种学习,和各种大咖合影,做他们的粉丝,依旧改变不了你的人生,因为你每天获取经验值的平台和岗位还是这么点。

你给的这些钱,投入的精力,都是付费知识学习时代的“智商税”而已啦……

最近不是很多公众号说了:“内容付费”时代已经过去,“行动付费”时代开启。能听懂这句话的背后逻辑吗?

这句话的逻辑就是:

去年我们用“斜杠青年”来忽悠你们钱包里的钱,骗你们学习。

今年我们用“内容付费”来忽悠你们报名课程,骗你们买课程。

眼看快骗得差不多了,招数不灵了,要不换一个法子继续骗骗你们?

现在,请大家扪心自问,你学习的所有的知识,和你当前的工作,业务知识,有多少匹配度?

你做再漂亮的PPT,再漂亮的EXCEL又能如何?

你还是没有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能为公司带来多少价值,为公司节约多少成本,为公司解决多少问题,优化多少流程?

所以作为蛇身型的人才,你的开局,是否就已经卡死了你的结局呢。

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时间管理不好,而是你在公司所处位置的关系,因此如果位置不对,学了时间管理也没用,学多少年都没用,学多少流派都没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