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项目工作法践行收获

2021-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暖暖的好_e00b

项目就是一组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的行动。短期完不成,需要用一段时间,需要N个步骤才能做完的事。

PNAS工作法,P代表即描绘画面,N生成名词,A描代表描述行动,S代表找到项目行动的关系并排序。然后排程进入固定日程和弹性清单中。

第一步P:描绘画面,我们要在脑海里面想象成功的画面,怦然心动的感觉,从而激发我们的内在驱动力、行动力。大脑中成功的画面会让我们专注在目标上,不需要靠意志力,自动、自发地实现那个画面。

第二步N:生成名词

用具体的名词把构成画面的要素尽可能表述或罗列出来。即要把头脑中想象的成功画面所有的关键人物、物体和物品,即“名词”写下来。推荐用思维导图根据想象的画面,找到合适表述它们的名词定格下来。

第三步A:描述行动

描述成为具体的行动,即“我+动词+参与人员+事件”。

清单使用STEP标签法,清单中的行动需要为它添加S空间、T工具、E能量、P参与人员这几个标签。因为项目有关的行动是包括了更为复杂的维度,因此就需要考虑到在行动描述中增加期间、金钱、资源这几个限制性条件,更有助于项目的推进。

第四步S:找到项目行动的关系并排序。第一步,第二步,第N步是什么。然后排程进入固定日程和弹性清单中。执行时还是日历和清单来落地。在项目中,我们需要把清单事件分解成N步,逐步推进。

当我们一项项地去完成各类事件,就会得到正向反馈,促使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项目当中。

同时,在项目中不断完成各个行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项目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探索,能够持续更新项目,也就做得越来越好。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项目很难,是因为它留在在我们的大脑中,既没有画面,又没有可以执行的具体行动,因此,它被无心地拖延了。

当使用PNAS工作法去操作一个项目时,就会发现,只要开始了,就一定能够实现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