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外国小说欣赏3
阅读外国小说,也是打开世界进而深入了解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一个阅历丰富的现代人,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千人。一个熟练的当代阅读者,至少也应掌握一些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比如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和叙述腔调,叙述节奏或速度控制,其间的阅读经验与诸位分享。
话题:叙述/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节奏即速度控制等
读书:外国小说欣赏3重点一:“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
全知视角:①了解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②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及过去、现在和未来;③对所有人物随时随地进行情感判断和道德评价;③叙事者是局外人,控制读者情感,读者被动接受。
有限视角:①遮蔽作者意图,隐藏某些情节;②根据需要时而抒发感慨,发表见解;③叙事者是局内人,放纵读者情感,读者主动接受;④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重点二:比较“我”叙述与“他”叙述的不同点。
人称:第一人称“我”
视角:有限视角
局内外:局内人(参与者)
形象:既是叙事者又是文中形象
效果①使叙述显得真实真切;②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③便于抒情议论;④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
人称:第三人称“他”
视角:或有限视角或全知视角
局内外:局外人(旁观者)
形象:仅是叙事者并非文中形象
效果①冷眼旁观,少亲切感;②局外叙述,有距离感;③叙述自由,无所不知;④不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
重点三: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作用。(四个要点)
1.见证者(由“我”来叙事,真实可感)
2.贯穿者(“我”是行文线索,贯穿行文始末)
3.主旨的揭示者(我随时随地抒情议论,抒发感慨,发表见解:揭示文章主旨)
4.主人公的烘托者(“我”是线索人物,“我”是重要人物,但“我”不是主人公,烘托和突出主人公)
关于三种人称,可以回顾苏童的小说《我的帝王生涯》和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关注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散文中的人称及其变化,仔细体会两种文体在人称使用上的异同。
叙述腔调
1.叙述腔调
指叙述人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
不同腔调:舒缓、急迫;温暖、憎恨;天真、深沉;沉重、惋惜;智慧、呆萌;喜悦、烦恼……
2.“讲述”与“显示”
所谓“讲述”,带有叙述者(作者)的主观因素,叙述者(作者)会对小说中的人、事进行解释、判断,或流露感情,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传统评书。
沈从文《边城》结尾: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所谓“显示”,就是叙述者(作者)消失或隐藏在文字背后,对人事不做判断,让人物自己对话,让人事客观呈现。如《桥边的老人》。
速度控制
小说节奏着墨不考虑故事本身的时间长短:关键情节减速,大量着墨;次要情节加速,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