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

读书月里话读书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草
读书月里话读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年龄都有适合自己的读物。悠悠在小学高年级时特别爱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还有一个叫《查理九世》的系列小说,以及郑渊洁童话,我一直支持她的做法。小朋友也因读了这些小说和童话,写了一部自己的童话,和一部一万多字的动物小说发表在校刊上。其连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当时,他们的语文老师,笑着对我说,“再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的作文,我很快就会教不动了!”

现在孩子读初二了,自然而然地把那一堆动物类小说受进书柜里。书架上取而代之的是《目送》、《傅雷家书》、《人间草木》、《呐喊》等等。而当她回头看看自己当年写的童话和动物小说时,她爱死了当年那个脑洞大开的自己。

有些书属于特定的年龄。错过那个年龄,我们再也读不下去,像各种各样的童话和动物小说。

而所谓的“国学”,我们任何时候学习都不会太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国学的内容,也必将由当初的“晦涩难懂”,变成“豁然开朗”,从而爱不释手。

所以,放心地让孩子看他爱看的书吧。因为,读书是快乐的!


小时候喜欢读书,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显摆,为了跟小伙伴们聊天时,可以神五神六地嘚瑟,看大家给我投来无比钦佩的眼光。

长大后依然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养成的一种习惯;也许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迷上了书里那些有趣的灵魂。

如果说小时候的读书是为了与身边人更好的对话,读书是一种外在的炫耀。那么现在的读书更多时候是为了与书中人、与书作者、甚至是与内心深处的自己更好的交流,读书成了一种内在的需要。一本让我着迷的好书,总是会触碰我内心的柔软,让我沉思,也让我反思。

让世界去浮躁,我有书籍慰灵魂。


说到读书,有很多人都在排斥电子读物。说它属于文化快餐,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人每天都要吃三餐,如果每一餐都在绞尽脑汁地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那么我想,吃会成为一件受累的事情。管他营养不营养,符合自己口味最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电子读物,因其携带的方便性,收到诸多读者的欢迎。我本人不排斥电子读物。因为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而且,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而言,电子读物的及时性要比纸质书籍和报刊强得多。

只是,就电子书与纸质书而言。我还是偏爱纸质书籍。或许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快追不上时代潮流的中年妇女吧。或许是因为“书香”这个充满情怀的词吧。喜欢在宁静的夜里,窝在床上,抱着书本催眠。遇到喜欢的句子时,用笔划一划;遇到不懂的地方时,用手机百度一下;遇到有趣的段落时,格格笑个不停;遇到忧伤的字眼时,潸然泪下......把夜晚这个模块化的时间,交给纸质书。让心去感悟,去沉淀。

或许,爱读书的人是不会排斥书籍的存在模式的。只是一个习惯问题而已。我喜欢纸质书的厚重感,喜欢拥书而眠的踏实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