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散文旅行·在路上

在世俗的不屑中成长

2019-05-14  本文已影响1人  弄雨churen

红尘俗世,难免世俗。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单位里有位周姓师傅提前退休,让女儿顶了职,很多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都会另外去找一份工作来补助家庭的生活,那个年代叫“做补差”。周师傅没有像大多数退休师傅一样去做补差,而是选择了摆摊卖羊肉串,还是在单位大门口附近卖羊肉串!

那个年代,有单位的人是瞧不起个体户的,尤其是在大的国营企业上班的人,都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像周师傅这样连个体户都不是的小摊摊,更是让和他年纪相当的退了休和没退休的人不屑。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市场化的进程在中国加速发展。住房改革已经在诸多城市的国企实质性的展开,单位宿舍住房正式启动市场化化,同时,一些集资房,商品房开始粉墨登场,而那个时候能够拿出真金白银买房的,或是敢于贷款买房的,多数是那些被人不屑的个体户,小摊贩,周师傅就是其中一位,并且一次性买了两套房。

一时间,那些曾经瞧不起周师傅的人,再在私下里议论周师傅的时候,话里话外多了些羡慕,也多了些嫉妒,单单少了不屑。

百度一下刘章仪,你会看到他的成长轨迹:工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车报社总编辑——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武汉文联专业作家,武汉市文联第二,三届副主席。

这一连串的光鲜和被人眼羡的背后,何尝不是心酸,不是世俗的不屑呢?

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的一个角落,由一间厕所改成的几个平米的单间,就是他生活和从事文学创作的空间。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怪味的,分给谁谁都不要的住所里,他不仅要忍受着冬如冰窖,夏如蒸笼的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要忍受着一些世俗的嘲讽与不屑。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周遭许多人的不屑中,长篇小说《枭雄吴佩孚》,《铁魂》等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并获奖。

人的一生,在成长的阶段里要承受的东西很多,如果自己不能对方向做出正确的抉择,缺乏一份笃定的心境与理智的执着,很多原本能够优秀的人,就会夭折于他人斜视的目光或不屑的神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