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爱”
又是一个“三进三帮”活动日,我像往常一样,拿着登记表向村里赶去。
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来到一户人家,“孙大姐,这是咱们城东派出所的王警官,这不‘三进三帮’嘛,登记一下信息,你要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她反映。”“哦哦,好的。”
我连忙跟这位大婶打招呼,例行公事一般,问,“大婶你家里几口人啊,户主是谁,有户口簿吗,拿给我看一下。”
大婶面露难色,“我……还没有户口,丈夫7年前去世了,留下两个女儿。”没有户口?!怎么会没有户口呢?作为户籍民警的我一下子提起精神,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大概了解了这位大婶的情况。
原来这位大婶叫孙兰,河南人,1998年遇到在河南打工的五阳小伙子马哥,两人相识相恋后,孙兰跟着马哥回到了老家五阳,这一来就是近20年。
孙兰因长时间未回原籍,户口早已被当地派出所注销。在7年前,丈夫因肝癌不幸去世,孙兰与两个女儿相依为命至今,家庭十分困难,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工作,村里想帮她办个低保都无能为力。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没有身份证简直寸步难行。为了她的户口,派出所也曾为之努力过,但因种种原因而一度搁浅。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只要我还是城东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就一定要为她把户口的事情解决好。
回到所里后,我把大婶所能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好,找到了解大婶情况的左邻右舍进行调查。
由于她原籍在河南,我决定发函至原籍派出所核查。通过省厅、市局帮忙,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原籍派出所户籍民警。
通过电话简要说明大婶的情况,并希望他们调查清楚及时给我回复,在一个星期左右我收到了回函,本以为事情就这样按我所想的顺利开展,没想到在收到原籍派出所寄来的回函中又多了一个“小插曲”。
原籍派出所还要查,在落户前当地有无落户,本着对工作严谨的态度,我决定再发函过去核查,半个月过去了,音信全无。
我每天都会问送邮件的叔叔是否有我的挂号信,然而每次都令我失望。我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又通过市局联系,把需要的材料提纲发给他,很快收到了他的回函。
我将材料整理好,经所长审核后,将审批材料上报,因为事情的特殊性,局领导十分重视,顺利地在一个月内帮助孙大婶解决了户口。
当孙大婶拿着刚打印出的户口页时,嘴里不知道说了多少次“谢谢”。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就只是重复两个发自内心深处的字,此时的我,内心洋溢着别样的幸福。
孙大婶一再说如果不是我,她已经准备带着孩子回河南老家,没有户口就算了吧。可是她多么希望在这个已经待了快20年,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能够让她留下来。
我看到她眼中泛着的喜悦泪花,一个多月加班奔波,全部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户籍警仿佛被遗忘在安静的角落,但在“暴风骤雨”来临时,我们也可以是群众头顶的一把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