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知非持赞福利社点赞评论专题读书简友广场

《孟子》(三)公孙丑下篇5——尽于人心①:原文注释1

2023-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知非非非

【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①,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guǒ)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bì)化者②,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xiào)③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去安葬母亲,返回齐国时,在嬴地停留。(弟子)充虞请教道:“前些日子您不知我没有才干,派我监理棺椁的制造。当时事情匆忙,不敢请教。现在想私下问一下:棺木好像太华美了吧?”

孟子说:“上古对于棺椁的厚度没有规定,中古规定棺厚七寸,椁的厚度与棺相称。从天子直到老百姓,讲究棺椁不只是为了美观,而是要这样才算尽了孝心。如果受制度限制不能这么做,就不会称心;如果没有财力这么做,也不会称心。既合制度又有财力,古代人都这么做了,为什么只有我不可以呢?并且能使泥土避免靠近死者的肌肤,在人子心中难道不欣慰吗?我听说过:君子不会因为爱惜天下的财物而将父母的丧事办得俭约。”

【注】

①严,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严为急,急者,谓不暇也。

②比化者,比(bìbi),通“庇”,覆盖的意思。化者,死者,东汉高诱注,化,死也。

③恔,xiào,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