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读书笔记

2020-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扬读书

今天阅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第一部分——结构

这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写作的实用性书籍。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20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高效协作原则。对于像我一样的写作新手,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传达信息,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深刻印象的文章?

首先学习文章的结构,包括5个写作原则。

第一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金字塔原理中所讲的方法,把最重要的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次重要的,层层列出。类似的还有《10秒沟通》,在沟通中要把最重要的放在开始的十秒钟内。

不管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文章中,我们不太喜欢绕弯子啰嗦啰嗦的表达,而是更倾向于快速地表达出自己的目的。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的接收。如果过于啰嗦,难免会使沟通不畅。

比如在看新闻的时候。主播总是先把一则新闻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接着再进行细节上的报道。

原则2,分解事物,把主题分解成2~4个主要部分,然后运用引导句。

引导句类似主题句,不同之处是主题句归纳的是文章或报告中一个单独段落的内容,而引导句总结的是一整篇文章或报告的内容。

引导句中的每一事项,在文章或报告中的正文中,应延展为至少一个独立的自然段。也就是类似平常我们在听一节课,课程主讲给我们呈现出PPT首先要介绍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包括哪些部分。也就是相当于对课程内容的一个引导,让学习者能够明确这节课我要学到哪些内容。

原则3、使用转折词——转折词提示写作的方向。

作者使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转折词的作用比做成交通灯。转折词将预示着文章内容的行进方向。

比如。

接续词表示沿着相同方向继续前进。举例表示绿灯闪烁,慢性。也就是作者要进行事例讲解。

对比词表示要转弯,也就是从相反的方面来进行论证。在书评写作中老师告诉我们进行观点论证时也要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阐述。

总结词表示即将到达,总结观点。

原则4、回顾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写作中最常用的6种结构包括: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文章的结构类似于动物的骨架。动物学家从根据动物的骨架判断出他们所属种类。从一篇文章的结构可以预测出这篇文章将要讲述哪些内容?哪些观点是重要的。

原则5、整合相似事物先讨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经常分门别类的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比如生活方面,工作方面,生活和学习方面。如果把不同种类的事物不加区分,很容易产生混乱无序的状态,难以打理,效率低下。

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你是东拉一句西扯一句对方很难清楚你的思路。过于跳跃性的思维会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这本小小的写作书给我们在写作文章的结构上,提出了非常可行的方法。积极践行,肯定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

今日话题讨论:

文章结构的5个原则分别是什么?哪个原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1、自上而下的原则

2、主题分解

3、使用转折词

4、回顾六大写作结构

5、整合

感触最深的是整合相似事物,先讨论一个主题在讨论其他主题。

在写文章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整合,把相关事物分别按序讨论,就会显得非常凌乱。给人拖泥带水的感觉。写作中讨论完一个话题在讨论下一个就非常清晰。

整合,也就是归纳,在谈论阅读写作的时候,两部分内容会有互补交叉,但如果要写一篇复盘文章,不能一句阅读一句写作地穿插赘叙,要先说阅读再说写作,或者先说写作在说阅读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所有的方法原则都要在实践中去应用才能出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