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24年5月3-日签991
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67:自尊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小理论是“自尊”。你是否经历过如下状况或感受呢?
- 当面对他人的愤怒时,你是否会不由自主地道歉,即使你心里明白自己并无过错?
- 是否总是优先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忽视了自己的需要?
- 是否过于在意外表和穿着细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人注意?
- 当别人称赞你时,你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予以反驳?
- 在交流中,是否难以表达与他人相左的观点,一旦遭遇批评就容易放弃自己的立场?
以上的种种表现,往往被认为是低自尊的迹象。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上述特征,Melanie Fennell的著作《战胜低自尊》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们将简要解读该书中关于自尊和低自尊的部分内容。
自尊,按照《战胜低自尊》一书中的定义,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对自身的评价以及赋予自身的价值。它是关于我们自身的中心信念体系,而低自尊则是指持有负面的核心信念,如感觉自己软弱无力、不够优秀、不配拥有美好事物和人际关系等。
在日常生活中,低自尊的体现多种多样,例如,不敢追求真正的幸福,甚至在有机会获得时也会选择拒绝,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享有。低自尊者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伴随着莫名的担忧和恐惧,他们可能以强硬或疏离的方式掩饰自己,总害怕他人会突然离弃自己,这种恐惧往往无迹可寻、难以预料且无力改变。
低自尊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负面经历
负面的经历是诱发低自尊的重要因素,如频繁的惩罚、儿童虐待或忽视、成为他人发泄情绪的对象、来自歧视家庭或组织的影响、在学校或家庭中被视为“异类”、缺乏正面肯定与关爱等。成年后遭遇的重大挫折,如职场挫折、失败恋情等,也可能损害个体的自尊。 -
核心信念与生存法则
低自尊的核心信念源自我们认为自己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以及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缺陷。这种信念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当时我们未能客观审视负面经验,错误地将不属于自己的问题揽在身上。而一旦形成低自尊的核心信念,我们会不断强化这种偏颇的看法,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而忽视优点,对发生的事情做出消极的解释,例如,当受到赞扬时,会认为对方只是出于客气。
为了在这种低自尊状态下生存下去,我们还会根据核心信念制定一套“生存法则”,作为生活策略和行为准则。例如,低自尊者可能严格要求自己,认为必须在各方面都做到完美,否则就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幸福。这种生存法则表面上可能帮助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但实质上却加剧了他们的低自尊,因为他们设置的标准往往不切实际,如期待全面掌控一切、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等。
- 恶性循环
低自尊者往往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遇到触发情境(即可能导致生存法则失效的情境)时,他们的核心信念会被激活,进而产生负面预期,对可能出现的糟糕结果感到恐慌。以小A为例,他在接到繁重工作任务时,就陷入了这样的循环:由于担心无法完美完成任务,A的核心信念开始浮现,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随后,他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产生了高度焦虑,并采取无效行为,如过度工作、追求完美,结果反而在高压之下频频犯错。这些错误进一步验证了他的核心信念,使他陷入抑郁情绪,进而强化了低自尊的循环。
为了提升自尊并打破负面循环,《战胜低自尊》一书提出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若干方法:
- 打破负面预期
低自尊者容易对未来产生负面预期,他们往往混淆预期与现实,对可能发生的不良结果过度焦虑。要打破这种负面预期,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 识别并质疑过高估计的不良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 减少对问题严重性的过高估计;
- 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最坏情况;
- 考虑到周围可能存在的支持系统。
使用“负面焦虑预期验证记录表”,可以帮助低自尊者具体记录触发情境、情绪反应、预期以及替代想法,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和修正这些预期,从而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
- 提升自我接纳,对抗自责心理
低自尊者往往忽视自身的优点,对此,Fennell建议通过列举自身优点、技能、成就、天赋、他人对自己的欣赏等方面来提高自我接纳度。例如,记录自己的积极品质、成就、他人的赞美等,并养成对自己优点敏感的习惯,可以准备一本优点记录本,随时记录自己的良好表现。
除了以上两点,书中还提供了其他实用工具和方法来帮助读者改善低自尊。需要注意的是,改变低自尊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重复练习,才能逐渐建立更为健康的自尊观念。
今日电影推荐:《我是山姆》
2001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8
主演:西恩·潘
一句话影评:爱不需要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