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张泉灵一条微博,炸出中国互联网的集体回忆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城市画报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前天,张泉灵在个人微博上向网友们征集“三件证明互联网年龄的东西”,引起许多用户在评论区留言和抱团怀念。

不同的应用揭示不同年龄群体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创造了不同的网络文化。来看看这些互联网门户,是否也有你的网上冲浪记忆?

51空间 

对于90后来说,51空间也许并不陌生,曾经学生时代火遍大江南北,许多人会有事没事地就上51空间去发说说。

不过,51网站相册功能宣布在2020年4月30号停止服务,一些用户后知后觉,再想去看当时的回忆发现已经全被删除。网友“代码”说:“现在登陆上去许多照片都已经没有了。那时候很多空间里都没上传照片就放51,还是会感到失望的。”

ChinaRen 

Chinaren校友通讯录,对于80后这一代不陌生,他们曾经可以通过ChinaRen找到当年的小学、中学同学。

根据老用户回忆,它最火时百度搜索才刚刚起步,还经常蹭它热度。

但现在点击进网站,已经显示“502 Bad Gateway”,因此也被一些用户戏称为“中国互联网上值得观光的上古遗迹"。

碧海银沙聊天室 

在1999 年初,“碧海银沙”聊天室在 1998 年成为国内最大的聊天室之一,后来甚至是全国最大的语音聊天网站。每个用户都可以利用碧海银沙提供的服务建设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心的聊天室。2011 年,“碧聊”宣布停止运营。

网友“微微红”说起最具有回忆的互联网事物第一个就是“碧聊”:“当有人跟我打第一句招呼时,心情特别激动。”

网友“紫澜”当年就天天泡在碧海银沙里的红袖添香聊天室,最喜欢的事就是做贺卡——“都是青春”。

8848 

现在大家提起8848立刻想到的是某钛合金手机,其实“8848”曾经是中国最早期的一家电商网站,它曾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

有网友回忆曾经在“8848”上的购物体验:“我2001年在上面定过玫瑰送别的城市女生,没想到她收到的是康乃馨。打电话给花店,说是玫瑰没了。没办法,没有淘宝的流程,钱是直接转账的,当时就产生一种无力感,还留下一点网络购物的阴影,直到2006年才敢在淘宝上买买买。”

千千静听 

千千静听曾经被用户赞为最良心的音乐软件。

为啥说良心呢?网友“记不住”就总结了:“首先是免费。当然本地播放器免费的有不少,但是支持全格式播放的就不多了,从wma到monkey media再到flac无损,甚至当年的rmvb都能播放。这还不算啥,视频文件拖到列表里都能直接放出音频。最惊喜的还能格式转换,当然也包括视频里面的音频,还能带音效转换,简直开了挂!”

榕树下 

“榕树下”是为中国最早文学网站之一,许多文学爱好者都在这里找到喜欢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许多后来知名的作家曾在这里投稿。

网友“柳妹陀”回忆“榕树下”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的文学网站。“我在上面投过一次稿,然后偶尔登一下。”

网友“人类失联”也在互联网发展中逐渐遗忘了它:“在2002年我高中时,通过导航网站hao123碰到了榕树下,不过一开始不知道它是文学网站,就记得登陆首页是可以选择进入文学版和聊天大厅的,我只进大厅聊天,不用注册,默认显示‘游客***’,特方便。再再后来我就高中毕业了,到了大学就改玩百度贴吧、玩网游了,榕树下从此再没有去过。”

MSN 

msn作为一款聊天软件,对很多人来而言只是短暂的使用,因为它没多久就退出了中国市场。

网友“慌慌”第一次接触msn时还上小学,只会用QQ。“打开MSN觉得很高端,看起来就很难用的感觉。”

msn上也多数是英语用户,这对许多接触网上聊天的人群来说也十分新鲜。

网友“木寺易言”最开始使用msn时也是在小学时,“我的英语一直不好,忘了当时在什么情况下就注册了msn,有一个英文名字的人加了我,上来就是一串英文的招呼。当时感觉就是惊喜,原来真的会和说英语的人产生交集。那短暂的一段时间,让我接触到一个远超当时认知的世界,原来一门语言是可以打开全新环境的。”

OICQ 

OICQ是腾讯公司出品的OpenICQ的简称,也就是QQ的前身,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有网友介绍说:“在使用OICQ的年代,许多人还需要拨号上网。”后来的QQ号还需要拨打电话申请。

根据网友回忆,彼时风光无限的OICQ还曾是衡量年轻人是否思想成熟开放的标尺

▲图片出处:2000年韩寒参加央视《对话》节目

人人网 

人人网,是中国领先的实名制社交网络平台。人人网在用户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次数和用户花费时长等方面均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大部分80、90后来说,在微信诞生之前,他伴随了他们的青春。有曾经的用户说:“毕业许久之后我打开人人网,看见前女友在秀恩爱,前前女友的婚纱照,还有前前前女友晒儿子照片。”

最近“网抑云语录”引起全网讨论,但这样由某个社交应用产生一系列“黑话”和独特的用户气质的现象,最早一波互联网冲浪者看了都会说“这是我们玩剩下的”。

进入21世纪后,当时的中国互联网正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不同社交媒体上人们与相同爱好相同感受的陌生网友进行互动联系,甚至展开更为复杂的社会活动。

这些暴露互联网年龄的事物,见证的是时代的变迁,也是一代代人永远逝去的青春。

 #讲讲# 

你用过那些暴露年龄互联网产品?

评论区等你来

🎵

 本文编辑 

nisassan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