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应该是一种记忆能力
有了百度百科,省去了许多现翻词典字典的麻烦。
得感谢百度百科,让人类享受到了,不挪屁股,不动窝儿,人在飞机上和火车车厢里,就能在一部手机上,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早些时候,为了方便,我为自己一口气,在一家书店,同时买下了三四本《新华字典》。
这还不包括汉语成语词典,那类随时随地都会帮助到自己的工具书。
不管旁人如何理解“为了方便”这句话说意思。
反正,在我自己身上,用一个通俗易懂、简捷明了词儿来翻译,也就一个字——“懒”。
工作场所就不用说了,单说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没有。但大大小小不同规格,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必须得有。
如果突然有一天小区停电,又偏偏遇上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黑夜,可能摸黑儿,想要摸到蜡烛和手电啥的,有点儿费劲。
可摸着摸着,大概率会摸到一本字典。
俗人就是俗人,归根结底还是逃脱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宿命。
每每遇到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就得麻烦人家字典。
好在一版再版的字词典集的背后,还挺立着无数的默默无名,极具工匠精神的人们。
一直以来,都对那种据说是不必太用力,便可以对一本《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奇人超感兴趣。
虽然只是道听途说,从未在现场,感受一把现场版的奇人“发浪”。
但是,我还是坚定地选择相信:这种“奇人”的大本事,一定假不了。
还是那句话:凡事,一旦要让人给盯上,就没有拿不下的。即使暂时拿不下来,那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自从各大搜索引擎闪亮登场之后,真是帮了人们一个大忙。
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时代,出门在外,身在旅途之中的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行囊里,总背上一本字典。
好在字典词典能做到的,百度百科同样也能够做到。
他们的精准,无以伦比。
能把一个词,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抵都可以做到严丝合缝。能不引发歧意的词,就尽量避免引发歧意。
比如,人们嘴里常常叨叨的“记性”这个词儿。
记得小时候,娘总用“没脸”,比喻年少无知的我没“记性”。
我当然知道,那个时候小孩子的记忆力都是出奇的好。
“没脸”,绝对不是人的记忆出现了问题。而且,一个人的记忆能力,出现了问题。
小孩子,通常只喜欢记住自己想记的东西。记忆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人为了的记忆。
无论是《新华字典》,还是“百度百科”,都把“记性”这个词的定义,解释为“记忆能力”。
不能不说,那是的相当严谨。
如果你认为记性等于记忆,那就大错特错了。
依我看,记性,应该是一次,或许,是一次以上,那种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食欲大好,突然想吃个煎粉儿。
记忆,总是把那几家你常常光顾,且印象深刻的几家小店的所有信息,统统传回你的大脑。
但记性,会让你在这几家店之中,做着排除和选择。
你最后所做出的选择,不出意外,一定会过滤掉那家,在你的记忆中,有着极其恶劣印象的店铺。
这大概就是记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