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理解,所以懂得
2023-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十豆口_cf24
王新喜分享第840天约练410咨116次2023年3月11日
在回听刘老师讲的“父母如何陪伴中高考学生”的第三课后,感觉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换位感受”来解决。
刘老师讲课时,创设一些情景,让我们在这设定的场景中,感受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有情绪的地方,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想要的是怎么样的陪伴和回应?
再回到父母陪伴孩子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其实有了这种换位体验,推己及人的感受后,家长也就能理解孩子,也能懂孩子了。
所以当孩子抱怨学校、老师、同学时,父母也就知道如何做了。或许他只是想吐槽一下,排解一下情绪,希望有人懂他的情绪点,有人愿意听。这个过程其实孩子是在释放压力排解情绪,父母做倾听者,与孩子站在一起就好。
如果把孩子的情绪当成问题,着急帮他解决,急着拉他出来的话,会让他的“情绪”留在身上,不想再说话,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事和家长了,因为换来的是说教评判指责不理解。
如果孩子抱怨倾诉完之后,问家长“怎么办?”可以真诚的和孩子说:“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咱们可以一起梳理看看。对这件事情,你都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孩子跟家长谈条件要奖励时,如何回应呢?不能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所以可以问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样的奖励呢,说说看?”
给孩子想要的需要的才是帮忙,否则是在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