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吗?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茈情岢待

        实话实说,我很佩服那些极其勤奋的小伙伴,他们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无休止的学习、工作,从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动力,旺盛的生命力,感染着周遭的人们。然而,今天我却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谈谈勤能补拙。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若是单独使用,就会感觉能量满满,但是能量满满并不一定保证结果的好坏优劣,在其背后,总感觉少了些前提条件,或是补充条款。就好像逻辑严谨本身,并不一定能保证结果正确,因为,若是大前提不对,即方向错了,就是会南辕北辙。

        先加个前提条件看看。

        勤能补拙对现实中的你我来说,可能并不适应于任何一个领域,比如,男生身高矮小,体格瘦弱,篮球就只能是个爱好,而几乎不可能是职业;女生气质颓废,相貌丑陋,参加选美比赛,只能是种奢望;这种硬性的先天条件,就像是一场音乐会的入场券一样,没有它,你再口若悬河,再手舞足蹈,人家检票员也不让你进。

        当我们谈到某个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标签,即他最出色或是给予我们印象最深的地方。比尔·盖茨是电脑,爱因斯坦是物理,贝利是足球,莫言是文学,屠呦呦是生物,郭晶晶是跳水……好了,若是比尔·盖茨通过大量阅读,勤奋写作,兴许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是让他勤奋锻炼,然后参加拳击比赛,则几乎不可能取得什么建树。

        由此,我们引出补充条款。

        所谓勤能补拙,其中“拙”的范畴应该是自己有兴趣,并且自己愿意主动勤奋起来的领域。

        我不知道是否有很多小伙伴和我有着同样的疑问——是要全力精进自己的长处,还是尽力弥补自己的短处?我的观点肯定是前者,当然,咱也不是说对短处置之不理。就像说,爱因斯坦也可能会偶尔弹弹钢琴,跳跳舞蹈啥的。

        此外,我们也常常说兴趣的重要性,好像是先有兴趣,再有擅长,再有做的好。但是,我想先问个问题:“如何培养兴趣呢?兴趣又是从何而来呢?”所以,把上述顺序倒转一番,先做的好,擅长了,才有兴趣,似乎更合理。比如,偶然的机会,你我接触到了绘画,也可能为了高考加分,被逼无奈。然后,一路经过本科、研究生,进而到了工作,慢慢的,你我的生活除了家庭之外都是工作,都是绘画了。想要工作好,就必须花心思研究,最后结果是,越深入研究只能做的越来越好,也只能越来越有兴趣。想想那些曾经我们劳神费力研究的领域,可能恰恰是你我的兴趣点所在。

        好了,加了前提条件、补充条款后的“勤能补拙” ,兴许给人一种我鄙视“勤奋”的味道,但是,我想说的事实是勤奋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用,笨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某个领域笨拙了,也就笨拙了,没人会笑话你,事实上,比起笨拙,多花点心思给那些我们擅长的领域,可能就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