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琼安姐妹和“友谊之角” (上)
我的同学简妮是个很活跃的中国女孩,她比我早到学校一个月,英语口语很好,交际能力很强,我到的时候她已经有很多朋友了。

我到达瑞士的第一个周末,她问我,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去见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好像办了一个“友谊之角“互助学习班,据说在那里会见到很多中国人。
我觉得可以借此了解一下本地的民众,这也是一个机会,于是答应和她去。说好是星期五下午19点20分在我们的学校附近见面,老太太会来接我们。
第一次见琼安时,感觉她非常亲切和慈祥,她是英国人,大约60岁上下,但看上去年纪更大一点,一头雪白的头发,个头很高很挺拔,总是站得笔挺,很有气派。坐到车里以后,发现还有一位更年长的老人---伊利莎白。她们都可以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
“友谊之角”是一个专门帮助华人的组织,是由我见到的这两位老太太创办的。其目的主要是向初到瑞士的华人介绍当地的文化背景,她们会帮助初来乍到的人学习法语。

我对一切可以提供我学习法语的机会感兴趣。
逐渐,我发现,来“友谊之角“的人都十分友好和善良。除了两位老人,还有固定的4个人,是这里的学生。他们一个是法国人---艾瑞克,一个是罗马尼亚人---马德琳娜,另一个是来自马里共和国的黑人---马克,还有一个是中国人---丽丽。
琼安夫妇去过中国四次。琼安的丈夫是希伯来语的教授,现已退休,患有帕金森氏症。

琼安自己在学校教授英语。他们有三个孩子。

老夫妻俩非常喜欢四川的饮食文化,尤其钟爱火锅。

琼安夫妇的大儿子在中国,女儿因病在我到达瑞士的两年前就去世了,他们的小儿子则还在大学学习电脑特技。后来我才知道我和琼安的女儿同岁,她和我母亲同岁。
第一次见到琼安的时候,我还在四处找房子。她很关心我,问我想找什么样的住所。我说最好是找当地人家,那样我可以有机会练习法语。学习法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当地的风俗。
她当时只是建议我可以登报,找这样的房子,并帮我找了一些租房广告。
过了一个星期,又在“友谊之角”见到琼安时,她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叫我自己与一位名叫苏妮的夫人联系。据说苏妮夫人想找一个中国留学生做房客,目的是练习中文,免房租。
我简直不能相信有这样好的事情。

我立刻联系与苏妮夫人见面,她是一个个头不高的法国人,很精干的样子。她开车到我学校来接我,带我去国际学校接她的孩子下课,见了她的孩子并参观了她们的房子。
她和我约定好的是我免费住在她们家,吃饭免费;义务是:
一、 我每星期教她的两个孩子每人上一个小时的中文;
二、 有时,我需要帮她做一些家务;
三、 她和丈夫不在家时,我需要做一点Baby-sitting(看孩子)。

这样的条件基本上等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我不知道如何感激琼安才好,后来,我在简妮的家里做了一桌中国菜招待了她们夫妇和她的小儿子。
我感觉自已运气很好。其实琼安收到这个消息很久了,也问过很多中国女孩,可是很多人觉得住在人家家里不方便,没有接受,对我,却正是我希望找到的。于是约好,周末搬过去。

我和那个上海女孩只合住了一个多星期,她自己的家具都是二手家具市场淘来的,她也带我去二手市场买了桌椅和床。我把桌椅都带到房东太太家里,床就扔掉了。

我还是付了上海女孩一个月的合租费用,毕竟她帮助了我,而我的新住处不需要房租,权当是对她的感谢,她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