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栅墙”的市场
城西有一座大学城,绿树掩映中,一排排两米来高的黑漆栅栏,与稀薄的树篱花墙相依相绕,又将这座城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的大院,院内便是大学大专等院校了。超市和一排排混杂中西快餐小吃店的食品街刚分布在这些学校区间的路道两侧。
几所院校旺盛的人气为它们带来源源的客流。其中一家连锁超市傍着这群年经的客人越做越大,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全,渐渐地对周围的居民也有了吸引力,我也是常常光临的顾客之一。
为了购置家用我时不时地会从那些栅栏花墙外经过,见学生点了外卖,隔着栅栏互通有无。每每购物到中午时分,经过院子外侧,在塔松的掩映下几个远离校门的不起眼的边缘角落里,总能看到一群群穿黄衣的美团小哥和穿了便服的小店伙计,根据自身个头的高低量力行事,或高高举过栅栏将外卖递进去或从栅格里将食物小心翼翼地塞进去。目光穿过栅影,可以看到通往交易“窗口”的校间小径上,学生们三三两两,来的来去的去,绵延不绝。而院外的送餐人也在不断地离开与补给。更有会做生意的阿姨干脆将快餐车推到远离校门的一处稀疏的树篱处,支好,面对着花墙内的学生现做现卖。
我寻思道:大概也是学校的大锅饭菜口味太过单调,质量太过一般,令学生们厌倦。这种想法虽然只是猜测,但也非“瞎”猜。
中学时期在学校吃食堂的那种体验如今记忆犹新,那时我们对伙食的不满与抱怨理所当然地催生了一些校门小吃,于是每天早中晚饭的那一阵儿,一群群学生将小吃摊团团围住,学校觉得脸上无光,一边对食堂小做整顿一边明令禁止住宿的学生去校门口吃饭。但食堂承包人因与某些校领导有亲戚或利益的关系,使整顿流于有名无实,短短一阵小改观后,饭菜的质量口感很快又回到以前。不甘于委屈口腹的学生总能与小吃摊主悄悄达成默契,也总能找到传递饭食的秘密通道。渐渐大家有样学样,在学校某些偏僻的地方,学生和摊主们自发形成跨越校墙的市场。学校发现又会制止,但过不了多久,“市场”又在别的隐秘处形成。一如我现在所看到的。
这种仿佛“地下工作”般的场景想必也是屡禁不止的结果。我想但凡学校领导秉点公上点心,有谁愿意连吃饭都偷偷摸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