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领导力30讲》
01. 总纲
- 我来:面对一个集体难题,你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说“我来”。你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对下属说“跟我来”。
- 我不知道:面对一个挑战性难题,即使你已经有了答案,你也说“我不知道”,动员他人自己去发现答案。
- 你觉得呢?当下属向你请示时,你问:“你觉得呢”?这个问题启发思想,激发情感,建立关系,推进行动。
- 我讲个故事,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动员群众。领导者要讲四种领导力故事:我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变革。
- 我教你,领导者需要在五个层次上当老师,因此这句口诀有5种具体说法:“照我说的做”“我说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说怎么做”“你为什么做”。
- 失败来?恭喜你!应用这句口诀,重新定义失败。失败不是坏事,而是善意的提醒,成功的过程,有益的发现,学习的机会。
- 我要改变什么?领导者需要(引导他人)在三个层次上反思。问自己(和他人):你要改变行动吗?你要改变目标吗?你要改变心智模式吗?
- 为什么?领导者要问三种“为什么”:找原因(决策思考),找目标(系统思考),发现组织很隐喻(隐喻思考),以及“为什么不”(整合思考)。
- 我是谁?问自己(和他人)四个问题,动态地人士自己:你的热爱是什么?你的擅长是什么?你的机会是什么?你的愿景是什么?
- 我该是谁?界定三个两难抉择:你该是听从自己,还是听从他人?你该是追求结果,还是坚持原则?你该是坚持这个原则,还是坚持那个原则?
02. 用口诀修炼领导力
- 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或者金钱,领导力是责任,解决问题、承担问题、承担失败(责任到此为止)的责任,是行动。
- 言为心声,我们可以通过听人说话来判断一个人的领导力。
- 一把手和高管容易得CEO病,领导不了解情况市场情况、员工情况、员工对他的真实看法。
- 口诀的作用,在关键时刻提醒我们该采取相应的行动。
- 领导力十律:承担责任、解决难题、密切联系群众、讲故事、当老师、从失败中学习、反思、深思、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
03. 领导力的推力与拉力
“营销的目的就是让销售变得多余”。销售产品一种方式是推给顾客,另一种是吸引顾客。当你拉的工作做得好的话,你推的工作就不需要了。
“照顾好你领导的那些人,比他们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得更好,你把他们的需求放在你自己的需求之前。”权力就是让别人听你的,如果一个人能让别人听他的,这个人就有权力。
推力(职位):报酬权力、强制权力、合法权力;
拉力(个人):专家权力、参照权力(软实力)、说服力:信息权力,说服别人(改变观念)是其它权力更高的一个境界,别人听你的,但是他都没有感觉到是在听你的,他感觉是在听自己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权力。
04. 魅力不是前提,而是结果
领导力的本质是业绩。
- 魅力不是发挥领导力的前提条件
- 魅力是领导力的结果,你如果发挥了领导力,你会变得更有魅力。而且是两个方面的结果,既有领导者的实质改变,也有追随者的心理作用。
- 魅力可能成为你的负担(被放大、神话了),少了建议、批评、产生不会犯错的幻觉、因为依赖领导者,组织没有培养胜任的继任者。
05. 领导力第一句口诀“我来”
面对一个集体难题,你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说“我来”。你对上级和平级说“让我来”,对下属说“跟我来”。
大多数人都想当领导,只有少数人想发挥领导力。打给你领导意味着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金钱,这是大多数人都想要的。而发挥领导力,意味着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解决大家面对的一个集体难题,这只有少数人才有兴趣。
我们天生都是追随者,人类进化而来的默认设置是追随,而不是领导。
- 追随者是随大流,人越多越安全,有利于在原始环境中的生存;
- 追随者通过模仿来学习,避免了试错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危险代价。
旁观者效应(责任扩散),在组织当中,同样也有责任扩散效应,一个集体难题涉及的人越多,每个人感受到的责任就越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小。
“南多”的领导力:
- 有想法(有方向、有志向)
- 有信心(有信念)
- 有行动(说服和促成共识、组织大家做准备工作)
- 做表率(亲自上阵)
面对一个集体难题,带着一群人去解决问题。
“让我来”,是承担责任,解决组织面对的一个问题,发挥领导力而不是让我来当领导;
“跟我来”,是挺身而出之后指示方向,有方向大家才能追随你;大家知道方向,但是走在这个方向上太苦太累,大家不一定愿意做,这时领导需要“以身作则”。
06. 区分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的本质:领导是解决挑战性难题,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
沃伦本尼斯:“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领导者做正确的事(决策)。”
约翰科特: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实现变革。
管理三个部分:计划和预算、建立组织和配备人员、监督和控制。
领导过程三部:确定经营方向、凝聚团队,激励和鼓舞。
领导和管理,既要维持现有秩序让组织正常运转,又要带领它持续不断地进行变革。
罗纳德·海菲兹: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领导是解决适应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问题很清楚,解决方案也很清楚,责任在技术人员(医生)
适应性问题:问题不一定很清楚,解决方案也不一定很清楚,大家都有责任(病人和医生)
适应性问题,是适应性改变(积极地改变、解决挑战性难题),而不是被动地忍受。
技术性问题(正确地做事),应用已有流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挑战性问题(做正确的事),打破已有流程,积极地实施变革才能解决问题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是发挥领导力。解决技术型问题是管理,解决挑战性难题才是领导。
解决技术性问题靠权威,解决挑战性问题靠群众。
07. 领导力的“希特勒问题”
领导力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
这是为了强调领导力是行动,强调领导力不是你是什么,也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做什么。
希特勒有号召力、煽动力、影响力,但是那不是领导力。
08. 领导力第二句口诀“我不知道”
-
面对技术性问题,不要不懂装懂瞎指挥,推荐去请教技术权威。
-
面对挑战性难题、新问题,你需要说:我不知道。但你最终需要知道。
-
发现更好的答案
面对一个挑战性难题,即使你已经相出了答案,你还是说我不知道。
你是老大,如果你先说了自己的答案,其他人很可能就不愿意再说跟他不一样的答案了,很可能只是赞扬他的答案,附和他的答案。
即使你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你说“我不知道”,因为你想鼓励下属、鼓励其他人先说他们的答案,看能不能发现更好的答案。
- 想让群众主动改变,愿意改变,主动行动起来。让团队成员自己琢磨、“组装”出答案
你不是给他一个现成的想法,你让他自己组装出来,他会更理解这个想法,更喜欢这个想法,更愿意去采取行动。
09. 领导力中的两种关系
领导力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领导力是领导者和群众双反的事情。换句话说,领导力是一种关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领导力是关系,分为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关系。我们可以从建立交易型关系出发来建立变革型关系。变革型领导力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10. 培养唱反调的人
用能力和态度这两个维度来给员工分类,有个大问题,就是态度这个维度太虚了,容易走偏。
为什么容忍一个唱反调的人?
第一、这个人说的可能是对的;
第二、就算说错了,也推动自己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
第三、他们公司现在的问题不是反调太多,而是反调太少,他希望能够鼓励一种畅所欲言的文化。
唱反调的人一般活不下来,往往被作为态度不好的人,早早就被清除了。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人,你要珍惜他。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你也要鼓励反调,至少要容忍反调。
总结:下属分类的新方式,用两个维度给员工分类
1、是否独立思考
2、是否积极参与
最好的下属是又积极参与又独立思考的下属。所以,领导者要鼓励下属用积极的方式唱反调,这是一个重要的领导力理念。
11. 领导力第二句口诀“你觉得呢”
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提问。
为了解决难题,你需要问正确的问题。
为了动员群众,你更需要提问,谦虚地提问,这更重要
- 面对身份更好的人
- 面对成就更大的人
- 因为你要依靠对方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谦虚提问的四个标准:
- 思想上有启发,你提的问题,能够启发对方思考,让对方想得更多,想得更深。(下属来请教)
- 情感上有激励,你提的问题,能给对方提供正能量
- 关系上有促进,你提的问题,能够促进你和对方的关系
- 行动上有推动,你提的问题,能够推动对方的积极行动起来
——人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把我主动权。
12. 领导力故事的两大要素
实际上,只懂道理,人们往往是不行动的。
为什么懂道理他们不行动呢?
因为要让我们行动,尤其是要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出艰难的改变,最重要的不是打动我们的理智,而是打动我们的情感。
打动情感的两大要素:
1、形象,越形象的事物越打动我们的情感
2、离我们越近的事物越打动我们的情感,主要是心理上的距离(离生活近、对象听众近)
故事同时打动情感和理智,越形象的故事,讲的道理也更具体。离听众距离越近的故事,讲的道理也越有说服力。
《鹰的重生》这样的动物寓言故事不是好故事,50分。
13. 领导力故事中要有一面镜子
正确的领导力故事主要有四种:
1、我是谁的故事(价值观)
如果你讲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动员群众,那你的故事不能太高大上。
2、 我们是谁的故事(形象、画像、距离)
3、我们向何处去的故事(愿景)
4、还有我们为什么要变革的故事
“领导者讲述的故事要有一面镜子,使得听众可以与之认同”。
领导力故事要有一面镜子,要让听众照到、看到自己,引起共鸣。你要动员群众,你要打动群众的情感,你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故事跟他们的联系,让故事跟他们的距离很近。
故事主人公直接给你讲故事,这样拉近了距离。
14. 领导力第四句口诀“我讲个故事···”
最高明的讲故事,最有效的讲故事,往往不是用嘴讲的。
旧的变革模式:分析-思考-改变
新的变革模式:目睹-感受-改变
你让群众亲眼目睹一些形象,然后感受到情感的冲击,最后更能发生改变。
最能打动情感的是体验。
优化的变革模式:体验-感受-改变
3个讲故事的模式:
1、用嘴讲的,是倾听-感受-改变
2、目睹-感受-改变
3、体验-感受-改变用仪式讲故事,让你——也就是听故事的人——也动了起来,让你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让你跟故事的距离更近了。
用行动讲故事,是用戏剧化的行动,现场创作一个新的故事,而且让你加入到行动之中,给你更加震撼的现场体验。
加餐01讲:追随力的三个要点
追随力是一种特殊的领导力。追随力是站在追随者的角度发挥领导力。
追随力:动员领导解决难题。
1、委婉地唱反调
追随力的要点,就是委婉的唱反调
“避免当众唱反调”,单独商讨或进谏
“为难式唱反调”
“借力唱反调”
2、积极地唱反调
不接受批判,只接受建设性意见
在决策前唱反调,而不是在决策后唱反调
在参与的前提下唱反调,能担多大责唱多高的反调
3、向上建立关系
从交易型关系出发,来建立变革型关系
15. 伟大老师的三个动作
一个观点: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老师。
伟大老师有三个动作,要同时做好这三件事。
1、教导
2、如果组织是一艘船,领导者的角色是什么?
如果组织是一艘船,领导者首先是这艘船的设计师,然后才是教导。
- 设计组织的目的,也就是组织“为什么”干事
- 设计组织的运作流程、教学的内容,也就是组织“怎么”干事
- 要设计组织的学习流程、教学方式,也就是怎么让大家学会前面的两点
3、仆人
- 为追随者服务
- 为组织的目标服务,这个才是最主要的,为追随者服务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挺身而出解决问题,就是站出来服务啊,但是有些问题是难题,是你一个人站出来也解决不了的,你需要动员群众才能解决难题,所以你要领导。因为要服务,所以才要领导,服务是本质,领导是手段。目的是方向
老师不是为自己服务。所以,老师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学生的成功。
同样的道理,领导者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团队,自己的追随者的成功。
领导者就是一个,当老师。老师有三个动作,做三件事情,设计、教导、服务。
16. 学校教育如何危害了领导力
1、只鼓励个人成功
应该是,我最大的成功,是我的下属、团队、部门,周围人的成功。
2、他们培养你给答案的能力,而不鼓励提问的能力,然而,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
钓鱼式提问,心中有个标准答案,等着别人回答这个标准答案。
钓鱼式提问 只听说出自己心中那个答案的声音。
3、不鼓励用人之长
成就最能够激励人, 所以发挥自己的擅长最能激励人。
因此,补人之短,而不是用人之长,这会伤害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更大的危害是,他没有学会用人之长,不懂得用自己之长,也不懂得用下属之长。
4、学校考试有满分,但是工作其实是没有满分的。
工作上,只有偏科的人,偏科的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所谓偏科,就是要有擅长,要有优势,领导者要用人之长。
但是,我们接受的教育观念,不是用人之长,而是补人之短。
17. 当老师的关键只有四个字
补人之短是错的。领导者要做的不是补人之短,而是用人之长。
2个思想误区:
第一个思想误区,是认为一个人可以全面发展。用人之长这个法则有个假设,就是一个人的长处、优势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围绕这少数的长处和优势来使用他。
绝大多数人想要全面发展,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全面平庸。想要样样精通,最后只能样样稀松。第二个思想误区,是认为一个人在薄弱的地方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总的说来,一个人还是在自己擅长的地方,而不是薄弱的地方,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用人之长的两个操作原则:
第一个操作原则:容人之短。每个人都有短处,如果他的短处不妨碍他发挥他的长处,那我们就该容忍他。
有时候,领导者存在的价值,就是容忍这样的下属的短处,而且帮助其他人容忍他的短处。第二个操作原则:识人之异,你要发现每个人与众不同的长处,而且巧妙地利用。
白金汉:平庸的经理人下跳棋,伟大的经理人下象棋。激励人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德鲁克说:因人而异。
当老师的关键只有四个字:选育用留
选,找人带时候主要看长处,不要求全。招人的时候主要看他能做什么,而不是看他不能做什么。
“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发挥人的长处。”
“组织之所以存在,就是让你的短处变得无关紧要。”育,就是培养、培训。
用,你要把他用到他最擅长的工作上,而不是更高级的职位上。
留,留人?薪酬、感情、文化。
更有效的方法是,让他做他擅长的工作,用工作来留人。因为他做的是自己擅长的工作,他每天做起来都很开心,很带劲,他会更愿意留下来。
18讲:领导力第五句口诀:“我教你”
1、从最优到最差
责任的转变,从自己做好销售,到教导下属做好销售;
跟踪教导下属的表现,及时反馈而不是算总账。
2、管教、说教和身教
- 当老师的第一个层次:“管教”,照我说的做!简单地说,就是下指示,下命令,要求你做到。
- 当老师的第二个层次:“说教”,我说给你听!领导者不再单纯使用职位权力了,而是使用个人权力,用“说服”来“教导”,所以称为“说教”。
概括为“我说给你听”,一是说方法,说你该怎么做。二是说反馈,说你做得怎么样。 - 当老师的第三个层次:“身教”,我做给你看!
3、请教与传教
- 当老师的第四个层次:“请教”,你说怎么做?到了这个时候,领导者开始说:“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做。你来告诉我。”
在请教这个层次,领导者站在一个更低的位置。所谓请教,就是我请你来教导我,我问:“你说怎么做?”解决技术性问题靠权威,也许管家、说教和身教就可以了。而解决挑战性难题靠群众,从请教这个层次开始,才真正把群众放到了主角的位置。
因此,如果区分管理和领导的话,在管教、说教和身教这三个层次还只是管理,从请教才真正进入到领导力的层次。
- 当老师的第五个层次:传教。你为什么做?
在请教和传教这个两个层次,“我教你”其实变成了“我问你”,变成了两个问题,你提问来教导。
问“你说怎么做?”关注的还是做事的层面。
问“你为什么做?”关注的是意义的层次。
在传教这个层次,领导者扮演的更像是传教士的角色,关注的不是做事本身,而是这件事的意义和目标。
教练关注的是比赛胜负,老师关注的是人的成长。所以,教练往往不需要传教,甚至都不需要请教。教练一般只需要管教、说教和身教这三个层次就够了。
这五个层次尽管有高低之分, 但不是说更高的层次就可以取代更低的层次。
这个五个层次像是五种弓弩,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不同的巩固。
加餐 | 直播复盘:具备问题心智
所有重要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看情况。
基层管理者,技术能力最重要;高层的管理者,概念能力最重要;人际能力一直都很重要(中层)。
资源在哪,哪里就需要管理。
管理是管理关系。
你上级的平级跟你的上级说一句话,比你跟上级说十句话还管用。
你本来是要管理你跟A的关系,但是你找到了一个B,这个B对A可能影响更大,他跟A的关系可能更好,你通过影响B区影响A。
“乔布斯做事很伟大,带领我们做出了我们想不到的成绩”。
有些问题有标准参考答案
保持幸福婚姻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
用最大的善意解释对方的行为。
领导的标准参考答案叫做:发现人们的共同之处,加以利用。
成功人生的一个标准答案:发现你在做不喜欢的事情,然后立即停下来。
别人问你问题:
一、你问他“你觉得呢?”
二、四个步骤:问目标、问现状、问方法、问行动
19讲:没有犯过大错的人都是平庸之辈
德鲁克:“我绝对不会把从未犯错的人升到高层领导岗位上,因为没有犯过大错的人必然是平庸之辈。”
平庸的人害怕失败,认为失败是坏事,所以他们不愿意举手。伟大的人呢,坦然面对失败,甚至把失败当做好事。平庸和伟大的分水岭,是对待失败的态度。
一、平庸和伟大的分水岭
一个人没有犯过大错,说明他没有冒过风险,说明他每天都在谨小慎微地活着。用领导力的术语来说,就是他每天只是在解决日常性问题,最多是在解决技术性问题,**他没有挺身而出去解决挑战性难题,所以他即使犯错,也是犯的小错。而且,如果你没有犯过大错,还说明你没有大的进步。
任正非说:“对既没犯过错误,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就可以就地免职。”**
要想有改进,一定会犯错误。“要想持续改进而又不犯错误,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多数人都很平庸,而少数人变得伟大了?
就是因为少数人不怕犯错误,而且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二、害怕失败的2个主要心理障碍
- 损失规避。“我们得到100元钱的快乐,远远低于我们损失100元钱的痛苦。”因为我们更看重损失,所以我们害怕失败,我们更关注威胁,而不是机会。
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在绝大多数时候,失败不再是一个生死问题,所以,我们的损失规避的本性,更多带来的是坏处。 - 所有人都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我们害怕失败。除了抑郁症患者,所有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这也是人类进化而来的心理倾向,是人的本性。我们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会破坏我们良好的自我感觉。
三、害怕失败的社会障碍
- 学校教育不鼓励失败
- 组织制度少有鼓励失败
四、害怕失败的能力障碍
伟大的人之所以对待失败的态度不一样,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不在于他们克服了社会障碍,而在于他们克服了能力障碍。
快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用慢思维来解决。
热炉效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只有快思考参与了学习,快思考认为学到教训了,实际上没有。面对失败,我们往往只有快思维参与了学习,这让我们只看表面,我们会高估失败。
即使慢思维参与进啦,还会遇到第二个能力障碍,就是欠缺方法。我们的大脑擅长的是害怕失败,现在要变成喜欢失败,慢思维也不知道怎么办。
20讲:组织要学会聪明的失败
-
及早发现失败
重要的不是如何应对危机,而是如何发现小失败,避免危机。怎么及早发现失败呢?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组织领导者要进行走动式管理。什么是走动式管理?就是领导者不要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而是要亲自走到一线去了解情况。 -
鼓励报告失败
如果你不鼓励失败,很多失败就会被隐瞒下来,即时当时没有造成严重破坏,最后日积月累,也会变成大失败,变成系统性的失败。
把问题暴露出来,引起大家重视,以后就不犯同样的错误了。 -
深入分析原因
不能问:谁干的?而是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找到最深层次的原因。 -
主动实验失败,主动去创新,但是先要试点
所谓的“聪明的失败”,就是我知道这个事情有可能失败,但是我精心地计划过了,这件事情规模不大,失败了我们也能够承受,而且关键的是,不管最后有没有失败,我都能收集到宝贵的信息。我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从这些信息中学习。
伟大的组织不是不失败,不是失败少,而是他们善于利用失败,他们擅长聪明的失败。
21讲:领导力第六句口诀“失败了?恭喜你!”
你自己失败了,对自己说:恭喜你!其他人失败了,对其他人说:恭喜你!
七种失败
- 无视规章、规定、规矩,不要抱侥幸心态(有意)
- 粗心大意(无意、疏忽、走神)
- 能力不足
- 流程缺陷
- 已知风险,你知道有风险,你不知道概率(做好准备)
- 难料风险,你知道有风险,你连发生的概率都知道,你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 探索创新,比如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必然有失败)
七种失败重新分成3类:好的失败(7)、正常的失败(5、6)、坏的失败(1、2、3、4)
好的失败,是我们要主动去追求的失败;正常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失败,所以失败了很正常;坏的失败,则是本来可以避免的失败。
3种对失败的重新定义
- 失败不是坏事,是善意的提醒。
- 失败是成功的过程,“我不是失败了一千次,而是发明电灯用来一千个步骤”(爱迪生)
- 失败是有益的发现
失败是学习的机会。你失败了?恭喜你!因为你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你必须把失败当做学习的机会,上面3个定义才成立。
22讲:反思的本质是对思之再思 思 + 再思 = 反思
在行动中反思:思考这种方案一定是对的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对这个思进行一个再思,这就是反思。
回头看也不一定就是反思。
23讲:反思的四大要素
24讲:领导力第七句口诀:“我要改变什么”
提醒我要做出一个行动,“我要改变什么”?
- 行动:怎么做得更好?
- 目标:做什么是正确的?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转换角度,而是放下情感(放下自己的付出、投入、牺牲、放下“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的羁绊”,假设自己是一个新人)。换人思考:如果把自己做的事换成一个牛人来做,牛人会怎么做?
因特尔的反思,葛洛夫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走出这个办公室,再自己走回来,然后停止生产内存呢? - 心智模式
加餐02讲:领导力是美好的,它不是权谋话术
求真: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同时直面残酷的现实。一方面是你最终必将胜利的信念,这一点绝对不能失去;另一方面是直面最残酷的现实的修炼,不管是怎样的现实。直面残酷的现实,不仅是自己残酷的现状,还要用其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直面残酷的现实。
求善:解决自己的难题,那不是善,那是自私自利。你要解决一个集体的难题,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才是善。
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大卫·帕卡德说:“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求美:就是要有创造力,要有独特性,创造性地解决难题。
求难:美好的东西往往很难,动员群众很难。
25讲:领导者做决策,而非做决定
多问几个为什么,发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针对最根本的原因做决策。
26讲:领导者要问的第二种“为什么”
系统思考的三个要点: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要在整体中理解部分
- 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
怎么培养自己系统思考的能力?问第二种为什么。第一种为什么是找问题原因,第二种为什么是找系统目标。
27讲:最高级的智商——整合思考
要学会整合思考,你要改变对冲突的观念,从认为“冲突是坏事”改变为认为“冲突是建设性的”;
你要改变对资源的观念,从认为“资源是稀缺的”改变为认为“资源是充足的”
你还要应对领导力口诀“为什么”,更具体地说,是问“为什么不”,为什么不能同时做到?
比如,你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钱不够。但是,整合思考的领导者会想,我的钱现在不够,但是我可以用现在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这是内部找资源;而且,他们会想,我的钱不够,但是其他人有钱啊,我可以找他们合作,这是外部找资源。
你现在度资源的观念,很可能是认为资源是稀缺的。但是,整合思考的领导者认为资源是充足的,他需要做的只是去把资源找出来。这个资源可以从内部找,也可以从外部找。
28讲:发现组织的根隐喻
我们依赖隐喻而思考,而生产。领导者要通过问“为什么”,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的根隐喻,避免这个根隐喻的副作用。
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在用三个隐喻领导自己的组织。第一个,商场是战场,第二个,人力是资源,第三个,组织是机器。
29讲:从平庸到伟大的三环
只有专业化的公司才可能从平庸到伟大。个人大概也是这样吧
认识自己的三环理论,热爱、擅长和机会。三环的交叉之处是人生愿景,如果想要成就,你要热爱优先。
30讲:成为领导者就是成为自己
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就是要装。你装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你理想中的自己,一个形势要求你做到的自己。你装一辈子,知道装成功。这个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
塑造一个理想的自己,是花费一生的时间的一过程。
为什么退出?因为我找到了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
马奇说: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太看重结果,太不看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