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正浓沧浪诗社诗词绝唱

日更之《本草诗画》系列使君子篇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52人  瑾檀yuying

浣溪沙  咏使君子

词/道医王宥先

莫道幽株得浪名,缘君一顾便长青。回枝悬蕊爱轻灵。

闻说闽川钟此物,也随七夕共含情。闲餐三五自蛔宁。

图/瑾檀yuying

使君子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杀虫消积。

主治: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禁忌:  过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小儿每次不超过五颗,锅中炒熟服用。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忌饮浓茶。

使君子的传说

  北宋年间四川潘州(今松潘一带)有位叫郭使君的先生,常年在山上采药。一次见有一种花开时色味奇特,问山民。山民告之曰,其子叫留求子,但无大用。郭氏采回家,恐发霉而炙炒,芳香四溢。五岁的孩子要吃,郭无奈而给了四五枚尝食。次日晨,见其孩子便出几条蛔虫,且午饭吃得香。郭又给十余枚,食后不到一个时辰,孩子呃而呕,郭用陈皮、生姜而止。次日又给孩子五枚,当晚又便出十数条蛔虫。郭用此方治好了很多有蛔虫病的小儿。郭君子因此也被誉为“哑科名医”,留求子也用使君子的名字代替。
  唐代诗人林杰曾诗云:
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我国台湾民间七夕的驱虫保健习俗十分热闹有趣。相传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闽南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名医“保生大帝”吴本(公元979-1036年)带徒弟四处采药救治,大小孩面黄肌瘦,患有虫病,倡导大家七夕吃使君子和石榴。七夕是石榴采摘季节,大家遵嘱去做,相沿成习。故闽台每到这一天,家家用使君子煮鸡蛋,瘦肉、螃蟹作为晚餐,饭后吃石榴,二者有驱虫作用。闽台人为感念吴本的高尚品德和高超医术尊为“医灵真人”,明成祖追封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闽台直到今天仍沿袭七夕吃使君子、石榴的保健习惯。

作者简介:

道医王宥先

  简书诗专题编审,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编审。93年生人,现居大连,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爱好中医与古典文学,略通卜筮,故名道医。现与简书作者瑾檀yuying共同编撰《本草诗画》。

瑾檀yuying

  简书诗专题、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编审。武汉人,大二在读生,师范院校动画专业,兼修汉语言文学双学位。绘画是专业但不专业,写诗是爱好但很爱好。现与简书作者道医王宥先共同编撰《本草诗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