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忆似水年华:在斯万家那边》:法国阶层的千姿百态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副满长的画卷,长到只能像电视剧拍续集一般,分卷写出观后感。当然,篇幅宏大遮住了我狭隘的视野不假,更多则是因为意识流小说太过“高处不胜寒”,只能在片言只字中表达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主人公:优渥家庭教育下的天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敏感到头发丝的人,对自己母亲的依赖超乎常人。他会因为得不到母亲的晚安吻而失去睡意,即使是良好的家庭教养,也未曾止住他走向母亲的步伐。我很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体会——那种处在深渊想要往上爬却总是无能为力的恐慌感。或许是他的体弱多病造就了他缺乏安全感,母亲的晚安吻仿佛时入睡前的弥撒,与之不可或缺。即将而立之年的我来说,这个角度去看主人公的感受未免娇娆造作。然而,若是推己及人,孩童时代对母亲的依恋,更多的都是一种母系氏族时期留下的症结,在主人公这里变得尤为突出罢了。
这份自小就有的敏感特质,即使是他已经长大成人,也未见半分消弱。敏感让他看到不一样的细微之处,也让他过于害怕受到伤害,在面对爱情是尤为明显。他喜欢斯万的女儿希尔贝特,每天最大的欢乐就是跑到香榭丽舍陪伴她玩捉俘虏游戏。他喜欢希尔贝特,无数次渴望希尔贝特向他寄来示爱的信件,她甚至连怎样向他表白的内容都想得一清二楚,宁愿整天拿着她送给她的宝石,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意。在疯狂爱恋希尔贝特的日子里,他完美诠释了“爱屋及乌”的真谛。那个年少时打搅他向母亲索要晚安吻的斯万,也因他是希尔贝特的父亲而变得与众不同;向来以貌美、风流、放荡而遐迩闻名的奥黛特·克雷西,因为她是希尔贝特的母亲,作者就丧心病狂的开了十级美颜的眼睛去看待她,将他与王后相媲美;那个与希尔贝特常见面的布拉当太太,为了在父母面前刷存在感,都可以被作者吹嘘成圣母,这些都不算什么,当他在路上看见希尔贝特家的老厨师遛狗,他都能深情地盯着老厨师的胡须看半天。我当时的感受只有一个,在主人公眼里,可能希尔贝特家的卫生间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味。爱得这般疯狂,却没有表达的勇气,这又是什么道理?
然而,真是这份触之即发的敏感,促成了他独一无二的观察力和细节表达力。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带有灵气的生物,在作者的眼中他们不仅仅是活着那般简单,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意识流小说的无法触摸让人几次放弃阅读,但是作者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笔让人不忍心放弃,读了第一卷,我的读书笔记全是大篇幅的摘抄,我想只有这般敏感的神经,才能触发死物的灵魂。
天才无处不在,培养天才的温床却寥寥无几。主人公是幸运的,他的这份超出常人的敏感,在优良的家庭教育下,转化成了擅长收集写作素材的观察力。主人公的母亲嗜爱法国和英国的
作者的年少时光,都盘桓在贡布雷的梅塞格里丝与盖尔芒特,眼中所见风景因他的天生敏感,皆赋予了人格属性,很多时候我都是摆在他惊艳绝绝的笔锋之下。小说里人物很多,加之外国名字些许拗口,记住的也只是那些占有一定篇幅的人物,这些人物将19世纪的法国不同阶层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弗朗索瓦丝:活在底层的善良和残暴
弗朗索瓦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是主人公莱奥尼姨妈的用人,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她的影子,这样一个底层的人,善良和残暴在她的身上毫无违和感。
主人公看到弗朗索瓦丝宰割家禽时的场面,震惊于她的残暴。作者的笔锋细致而拟人,起初读到这里的时候,弗朗索瓦丝那血腥的场面仿佛像电影片段一样生动,每个读者都能从画面中感觉到他的残暴。然而,这个世界上,最可恨的不是施暴者,而是那些站在施暴者背后冷眼相看且间接下达命令的受惠者才是真正的残暴。那些家禽的长寿指数完全取决于主人公一家餐桌的菜谱,那些端上餐桌,散发着香味的家禽,真是弗朗索瓦丝的残暴造就的珍馐美馔,他们才是促成这一残暴的祸根。生活往往迫使我们做一些难为情的事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之下泛滥的善良和怜悯并不能让你过得舒心。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阿佩索是一个能对镜自视,他用很多”异名者“创作诸多文章,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么多作者居然时一个人,但是这些化名的阿佩索是他又不是他,因为他们创作的风格截然不同。这也验证了我们都不是单一的性格,我们都是多面体。弗朗索瓦丝工作表现的残暴时职责所在,但是她在生活中面对周围的人可以冷漠到麻木,看到陌生人的悲惨遭遇却可以心痛到痛哭流涕。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身处底层,自己和身边人的痛苦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偶尔在新闻上看见某个知名人士身染病疾或某个家庭悲惨遭遇,他能立马变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散发他那毫无意义的怜悯和同情。弗朗索瓦丝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的集合,她的善良和同情并没有实际给人带来帮助,她和我们一样都舍近求远。
从中我们能看出的不是人性的冷漠和事态的炎凉,而是我们共有的社会属性。每个阶层有他独有的生活圈,处在生活圈中的我们,每天都在看他人笑话和被他人看笑话的时光中度过。弗朗索瓦丝无视其他用人的生老病死,甚至为了赶走新来的厨娘而不惜让主人公一家整个夏天都在吃芦笋,这样的小聪明,是为了生活,也是身处其中,才会看不见他人的痛苦。
然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她的主人莱奥尼去世的时候,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情感。作者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她的死只引起一个人的巨大的悲痛,这个人偏偏是没有文化的粗人。在我的姨妈病重不起的最后十五天中,弗朗索瓦丝日夜守护在她的身边,她不脱衣睡觉,也不让任何人去帮忙照料,直到姨妈下葬,她才与她分手......”。她的主人身前对她总是疾言令色、大发脾气,她却并未怀恨在心,作者说是因为她”天生慈悲心肠,容易动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日久生情。一个人的一生除了家人,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生计。和我们相处时间最多的通常都是老板和同事,而弗朗索瓦丝的主人就是她陪伴最长久的人之一。
弗朗索瓦丝是为了能活着而拼尽全力的人,梦想和艺术从来与她无缘,生活是她的全部。
(三)凡德伊:一个老父亲的爱
第一卷有一个叫凡德伊的老人,作者对他的描述很少,但是那首凡德伊的钢琴曲却占有较大的篇幅,这个人物我觉得非写不可。
凡德伊是一位钢琴老教师、乡村教堂的管风琴演奏师,他唯一的激情就是对女儿的疼爱。他的女儿身强体壮,可他总觉得她冷,要给她披肩。凡德伊小姐在和一位名声有损的女人一起搞音乐,周围的人都将其视为伤风败俗的同性恋。或许他知道了真相,也或许他看见了什么,本身一个低名望的人,却开始躲避熟人,浑身都是悲伤和无奈。
尽管如此,他依然疼爱他的女儿。他对女儿心地善良的信念照样不会丧失,甚至明明知道于理不合,他对女儿的爱未减少半分,为了女儿操碎了心。文中有一段凡德伊去世后,主人公看到凡德伊小姐在家里和她的女伴在一起,并让女伴往父亲的遗像上啐唾沫。作者认为即使他女儿做了如此过份的事情,他对女儿心地善良的信念照样不会丧失,甚至明明错了他还会坚信不移。我单纯地以为作者是对凡德伊鸣不平,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后文凡德伊钢琴曲成为了斯万与奥黛特爱情的见证,我才明白,斯万的爱情以悲剧收场,就像凡德伊一样,他的曲子里面充满了心力交瘁和深沉的悲伤。
凡德伊的悲哀是一条线,这条线以凡德伊的钢琴曲为依托,将斯万的爱情悲剧通过这首曲子给了我们暗示。爱情的见证物本身充满悲剧色彩,可想而知这段感情的结局。
尽管是个悲剧人物,出场也丝毫不引人注目,但是小人物的父爱却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世间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不对等的。与我来说,孝顺父母也是必行之事。
(四)斯万与 奥黛特:浪荡公子与风流少妇的较量
斯万和奥黛特的爱情,不同于常人间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爱情是一种畸形。在我看来,那不叫爱情,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式、自我折磨中寻找快感的方式。
斯万,法国资产阶级的浪荡公子,堪称是社交场所的老手。贵族、资产阶级、平民的交际晚会,他都能游刃有余。他喜欢貌美、体态较好的女子,而奥黛特却都不具备。起初这场爱情游戏,奥黛特是追逐的一方,奥黛特那难看的面容每次都让斯万不忍直视。
不过,自从斯万观赏了波堤切利的一副画像,被画像中女子的那种安静地面容所深深吸引后,陷入想要与之恋爱的幻想。更令他惊奇地是,画中女子像极了奥黛特,这使他对奥黛特产生了一种别样地兴趣。他开始试着观察奥黛特,观察越多,越觉得奥黛特与画中女子合二为一。
对一个人的兴趣一旦产生,爱上他地概率就会越大。斯万对奥黛特深情的爱来得突然,只是一天不见她就让他明白了自己的爱意。故事到这里算是才子佳人,落幕就是佳话。事情总是让人出乎意料。这个声称没有斯万活不下去的女子,在众人的眼中风评极差,风流、放荡甚至还与同性之间纠缠不休。就是这样,斯万却爱得不愿相信真相。即使是他知道真相,他总能想起那副波堤切利的画,他一个人在那里独自饰演深情,他所谓的情妇在与别人旅游、听歌剧。
一个戏弄他人感情的浪荡公子,突然被这样一个女子戏弄,也是够有讽刺意义。斯万后期的所谓痛苦,在我看来都不是奥黛特不爱他、欺骗他所造成的。而是,他想要的女子是那画中的神,他也以为自己得到了他的神,结果现实中的神污秽不堪,他这是不愿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即使后来他不爱奥黛特,却仍然要通过想象去爱她,甚至是和她结婚。
第一卷算是完结了,从去年开始阅读,直到今年3月份才堪堪看完。不是我的阅读速度慢,这本小说真的让人放弃又拿起来,拿起来又放弃,很挑战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篇读后感暂且写道这里,书中人物不计其数,每个人都想赘述一遍,只是经历有限,也就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