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史记》(4)||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经过了三番五次的折腾,舜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王座,真心是不容易啊!《史记》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讲了舜怎么样辛苦,受了多大的苦难,这里应该是有真的,也有假的,因为舜说起来和尧没什么直接血缘关系,尧把帝位让给他心里其实是有顾忌的。舜也知道自己要名正言顺的坐上王座应该有点儿实际行动才行,要让人歌功颂德才可以。这里面应该有渲染的成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既然自己坐上王座了,那就得有自己的干部群体,就跟咱们说的新年新气象一样,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才行啊!于是乎,就到文祖庙找四岳商量,应该让这些贤德的人来帮助自己管理啊!换言之就是告诉你们一声,我要建立自己的团队了。接下来任命了许多的官职,有管理水利工程的,有管理农业的,有管理法律的,管理狩猎的,还有专门管理祭祀的。大家各司其职,一片美好的景象,反正都管理的挺好的。各路诸侯都来朝觐,这也是最早的朝代雏形了,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片景象,这就是文武百官的初始样子。
这些都安排好了,突然间想起来还有一件事儿没安排呢!还受水灾困扰呢!得派个人去治水啊!刚上任的水利工程总监大禹接受了这个任务,大禹是上一代水利工程总监的儿子,也就是鲧的儿子。为什么是他呢?这个也必须得是他,因为子继父业嘛!舜也无条件的相信他,别人不适合干这活啊!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是禹带领了一大波人民群众开始了抗水救灾,据说禹结婚四天就开始这个工程了,这个工程之浩大根本就无法想象,你想啊!水灾可是持续了好几年了,禹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不能用水来土掩的方法,容易造成内涝,不是东边有大海嘛!把水疏通到大海里去不就行了。他采用的是挖的方法,有水的地方就挖河道,疏通水多的地方,这一干就是十三年,有句很经典的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真的,这个水利工程还真是不好干。估计当时舜心里是很复杂的,如果大禹治水成功,他又贤德善良,拯救了那么多的人,应该让他管理这个部落,要是没成功,他德高望重,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啊!好在这件事情成功了,当真是天意啊!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大禹治水,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大禹疏通河道的时候,到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由于水到了此山过不去了,非得把山凿开不可,可是禹有智慧啊!他把山开了个口子,多大的口子呢?八十步宽,也就是八十米宽,让水能够过去就行了,类似于咱们现在水库的大闸。因为龙门太高了,鱼游到这里过不去,只能在这个地方迂回,据说只有极少数的鱼才能跨过这道门槛,这就是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我估计这一段应该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专门用来歌颂大禹治水的。也都爱听这样的故事,因为大禹治水成功,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良田种植粮食,能吃饱饭就是幸福的嘛!大禹治水的精神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勇于拼搏的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禹治水也结束了,该去给舜请功了。说真的,舜也是真心不容易,六十一岁才真正的登上帝位,在位三十九年,还得搞政治,还要安抚这些被自己贬到偏远地区的诸侯,还得四处巡视。好在自己在位期间,大禹治水成功了,终不负自己的信任。也到了该退位让贤的时候了,这个位子自己的儿子没有能力接替。其实自己也是犯愁,这么大的地方交给他管理自己不放心啊!不如给他块地让他自己吃穿不愁就好了。于是像当年的尧让位给自己一样,要把位子传给禹,而把自己的儿子任命为一路诸侯。禹也像当年的舜一样,要把这个位子给舜的儿子。其实也是个过场,主要是看看诸位大臣有没有不同意见什么的,最后自己登上了这个宝座。
我们的祖先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承,其实在那个生存都成问题的年代里,人们还是恪守自己的观念,有贤能者凸显出自己的特质,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早的精神。也让华夏子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也应该时刻记住,我们的祖先是在田野上经过艰难困苦的战斗才生存下来的,是的,是生存,不是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现在故事终于来到了大禹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大禹德才兼备,有能力,也顺利的接过了权杖,接下来他要去开创属于他的时代了。他会带领我们的祖先走上更高端的道路。
往期精彩内容:说《史记》(3)找个接班人真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