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阡陌(上)-xz.10
那些年,或许是因为小猪还太小,根本理解不了,也或许是因为时间真的过去很久了,好多事情都快记不起来了。
小猪还是小小猪的时候,常常被妈妈带到田地里。妈妈在地里干活,小猪在地头的马力车旁玩耍。
那时的庄稼长的好茂盛也很高大,秋收的时候进到地里,人完全可以埋没在麦海里。收割倒部分庄稼后留出的空地,像是开辟的一个个迷宫通道,很是美丽,看着让人甚是着迷。
那时候的雨水也多,尤其是秋天。有时候看着天色要下雨,起身赶紧往家走,走到半路就被雨截住了。
村里人不用雨伞,因为下雨的时候经常会有风,雨伞很难撑住。村里人多数用雨披,或大块塑料布,披在身上挡雨。大一些的雨披可以几个人一起撑起避雨,让雨披迎着风雨的方向,人站在雨披的另一侧避雨。
一天上午,小猪一家又在地里收割庄稼,看着天色又要下雨。小猪一家人赶紧往家走,就在离家还有500米左右的距离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小猪爸爸赶紧拿出身上带着的雨披,和妈妈一起撑起雨披的两端,让小猪和姐姐站在中间。
看着雨滴噼里啪啦的打在雨披上,脚下瞬间流成了一条条小河,父母紧紧的抓住雨披的两端,为小猪和姐姐挡着雨水。小猪和姐姐感觉,头顶的雨披好大,就像一座小房子的屋顶,把雨水全部挡在了外面。
虽然他们的四周及脚下全是急切的雨水,但小猪和姐姐却一点也不着急,他们反而开心的享受着这个临时的小房子,虽然不完全封闭,但却让雨水无可奈何。
秋天的急雨,多数来的快,去的也快。小猪他们一家在半路上临时撑起的小房子不一会儿就取消了,回到了他们那个固定安全的家。
那时候地里的庄稼多,拉到打麦场上的庄稼也多。庄稼垛将打麦场的四周都快围成一个圈,只留出一些通过的缺口。
如果自己动手改造一下的话,哪些麦垛或秸秆垛,很容易便被改造成一个茅草屋。人住在里面,可以遮阳挡雨,好不惬意。
里面是茅草屋,外面的麦垛一个挨着一个,高低不一,使的打麦场从远处看,像是一座小城堡一样。同样给儿时的小猪带来了无限乐趣。
每年田地里的庄稼成海,打麦场的麦垛成城堡,收获的粮食自然也不少。然而因为小猪家创业初的底子太薄,加上每年的粮食都要拿出很多去上交公粮,剩下的粮食基本够小猪家一年吃饭,未留存多少积蓄。
那时候小猪不理解什么是交公粮,只知道粮食拿回家不足一个月后,爸爸就会拿走很多,然后换回来几张纸片留存。
秸秆被拉回家后,垛放到房子的东西两侧,待下雪后,这些秸秆逐渐被取走,喂给家里的牲畜。从秸秆垛取走的部分常常也会流下一个洞穴,这便又成了小猪一个美好的玩耍空间。
即使外面很冷,在下大雪,这个秸秆洞形成的草屋都会比外面暖和一些,至少是个避风的小港湾。在屋子里呆腻了,小猪还是愿意钻到草洞里呆一会儿的,或者在里面站一会儿,或者在里面躺一会儿,发发呆,感觉都很美妙,也很惬意。
有时候,小猪可以用杂草或其它什么东西将洞口堵住,将自己封在里面,幻想着自己在闭关修炼一种绝世武功。虽然出关时没有任何变化,但过程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