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阅读课精英队

《第9期五维阅读课》第二课作业2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11人  0101cc

第二课通关任务二:站在作者维度去谈谈你这周读过的一本书的阅读感受。

baidu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在喀布尔的一个中上阶层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童年友谊以及政变的发生后两人不同的生活路径,残忍揭示了阿富汗在动荡飘摇的战争岁月里,人民卑微的生命和高尚的情感,以及阿富汗人民对自由、和平、幸福风筝的向往和追逐之情。


一、时间逻辑

(1)2001年接到拉辛汗电化,回忆开始。倒叙。(第一章)

(2)童年记忆:父亲高大、家具豪华、哈桑与我友谊密切(第二—四章)

(3)1973.7.17夜里枪声,国家政变,君主制改共和制,人民命运开始改变(第五章)

(4)1975年冬天喀布尔风筝比赛,与哈桑并肩作战,我放风筝第一名,哈桑追风筝第一名。但哈桑被性虐待,我懦弱躲避旁观。(第六、七章)

(5)我的生日,收到阿塞夫的《希特勒自传》和隔天收到哈桑的《沙纳玛》,哈桑对我袖手旁观的原谅。哈桑和阿里离开我家,爸爸痛哭不舍。(第九章)

(6)1981.3我和爸爸逃离喀布尔(第十章)

(7)1980年代,我和爸爸不断适应美国生活,病重时替我向心仪的女孩家庭提亲。(第十一、十二章)

(8)结婚,婚后一个月爸爸去世。1989俄国从阿富汗撤军。(第十三章)

(9)2001.6拉辛汗电话,决定回巴基斯坦。与(1)重合。(第十四章)

(10)回白沙瓦,与拉辛汗重逢,拉辛汗回忆1981年我们逃离喀布尔后,哈桑的生活。1995年国家内斗,1996年塔利班掌权,1998年塔利班屠杀哈拉扎人,哈桑被害。(第十五、十六章)

(11)哈桑留给我的照片和信,拉辛汗告知哈桑与我同父异母的事实,并希冀我去接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我动身去喀布尔接哈桑的儿子。(第十七、十八章)

(12)喀布尔的现状的亲眼所见,索拉博所在恤孤院透露索拉博被卖。(第十九、二十章)

(13)营救索拉博,再遇阿塞夫,激烈角斗。(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14)病重,规划逃离白沙瓦路线,艰难移民,索拉博自杀。(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15)抢救索拉博,2001.8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家里。双子塔倒塌,阿富汗政局改变,为索拉博放风筝、追风筝。(第二十五章)

二、空间逻辑:论证类比

1.论:

阿富汗人民在战争中的卑微生命、高尚的情感,以及对和平、自由、幸福风筝的向往与追逐。

2.证:

(1)我与哈桑的亲密友谊

(2)政变之后的黑色逃离

(3)赴美生活的艰辛

(4)营救索拉博的惊险之旅

(5)回美生活的波澜不惊与风起云涌

3.类:

(1)我与哈桑的亲密友谊

#1.哈桑对我的绝对忠诚

#2.我对哈桑被辱袖手旁观的自责

(2)政变之后的黑色逃离

#战争里卑微的生命和高尚的情操

(3)融美生活的艰辛

#1.生活方式难以融入

#2.为尊严生活积劳成疾

(4)营救索拉博的惊险之旅

#1.哈桑被害

#2.哈桑儿子索拉博被卖、被辱

#3.营救索拉博,逃离白沙瓦

(5)回美生活的波澜不惊与风起云涌

#1.为索拉博的自由、幸福追风筝,千千万万遍。

4.比:

(1)我与哈桑的亲密友谊

#1.我被邻居孩子欺负,每次都是哈桑挺身而出

#2.我读书、编书给哈桑听,他从不怀疑书的内容

#3.被阿塞夫欺负,哈桑勇敢的用弹弓创出出路

#4.哈桑与我并肩作战斗赢风筝

#5.哈桑被阿塞夫凌辱,而我懦弱退缩未救

#6.我自责哈桑被辱而我逃跑的行为,哈桑选择原谅我

#7.哈桑离开

(2)政变之后的黑色逃离

#1.俄国士兵欲欺凌逃离妇女,只有爸爸勇敢站出指责他们的无耻之行并成果阻止

#2.家在喀布尔有家电影院的卡莫与他的父亲一样加入难民营

#3.卡莫没有顶住油罐车的油气死亡,其父吞枪自杀。

(3)融美生活的艰辛

#1.美国与阿富汗的生活方式的区别时刻提醒爸爸过去只能用来哀悼

#2.爸爸在美国加油站的艰辛劳作,不愿领救济金

#3.爸爸和我经营跳蚤市场,期间我认识索拉雅,并与之结婚

#4.爸爸肺癌,拒绝俄国医生诊治,在我婚后一个月去世。

(4)营救索拉博的惊险之旅

#1.哈桑在我们离开喀布尔后娶妻生子,承担照顾拉辛汗的日常起居

#2.1996年塔利班掌权,1998年塔利班屠杀哈拉扎人,哈桑被害。

#3.喀布尔的破败,民不聊生,食物缺乏,大学老师当街乞讨。

#4.索拉博被恤孤院卖给塔利班作为跳舞的儿童,并被阿塞夫凌辱。

#5.为逃离阿塞夫的掌控,我与阿塞夫打斗失败,索拉博用弹弓将阿塞夫打瞎一只眼。

#6.我在受伤病重之下带着索拉博迅速逃离白沙瓦来到伊斯兰堡。

#7.移民申请艰难,我走折中路线想让索拉博再回恤孤院,索拉博绝望自杀。

#8.抢救索拉博,索拉博行尸走肉,已毫无生机

(5)回美生活的波澜不惊与风起云涌

#1.移民成功,带索拉博回美,索拉博毫无生机,按部就班的生活。

#2.世界政局改变,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我和索拉博一起放风筝,为她千千万万遍追风筝。


后记:《追》是以时间为基准,以明线——我的生活轨迹为主的叙述,但全书暗线密布,前后呼应、对比,风筝象征意味浓郁,故事跌宕起伏而又精湛安排感情的背叛与救赎的演绎。在论证类比的“比”上面,几乎步步为营,没有一点杂碎和无必要的旁支,篇章精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