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品好文文学创作《经典等你点》征稿

有家可回,就是幸福

2021-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江雪2020

春节就要到了,回家过年成为热点话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的概念是十分强烈的。两千多年的宗法社会和农耕聚集生活模式,以及儒家文化的浸染,塑造了中国特有的家的内涵和亲情文化。

单以我们传统节日为例,其核心主题大多离不开家人团圆。春节、中秋自不必说,就连九月重阳这样的节日,也染上亲情的色彩。

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例证:“独在异乡为异客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你看,秋高气爽,登高远望,赏景游乐首先想到的还是兄弟家人。

中国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把家的地位抬得很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把“齐家”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

人们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至于温不温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作为一个港湾一个归宿,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没有人能够独自存活。而家,就提供了人最需要的归属感。每个个体,都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小船,如果始终飘在不着边际的大海上,没有停靠的地方,那么人是绝望的,会找不到漂泊存在的意义。

当然,家能给我们温暖,有时也是烦恼的根源。

前几天看了很扎心的一句话,是形容春节回家团聚的心态境况的:很多人都是带着满心的期待去团聚,却带着满满的伤害离开。就像一年一次的轮回。

为什么温暖的家,血脉相连的亲人之间还有伤害哪,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很难说清楚。

不过,对家的另一个比喻我十分认同,说家不是港湾,而是胶囊。

大家都知道胶囊对吧。胶囊可以避免外部的冲击,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但又要承受胶囊内部的压力和相互摩擦,使我们身不由己。换句话说,家某些方面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现代社会崇尚个人自由,每个人都有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能够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承担自己认为不必要的义务。

这样一来,不同的思想观念就可能发生冲突,人与人之间就可能产生矛盾。而家人又同处在一个胶囊内,没有逃离的空间,那么,对家又爱又怨就产生了。

其实,我们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钻牛角尖,用一句话说,家的形态就是生活的形态,就是人间烟火。

我们不能因为家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就否定家的意义。无论你愿不愿意,家都是我们一天的起点,每一天的归宿,始终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

有家可回,就是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