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

杂感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花小琪
杂感

1、最近在看一些关于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一些电子文章,发现他们是矛盾的:管理(狭义)教科书说了“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大于知识”、“论责任心有多么重要”等理论;制度教科书说了“制度决定了效率”、“制度要有层次感、针对性而不能一刀切”等理论。可是,结合起来看,又发现“态度”和“责任心”是“制度”无法衡量的。那既然如此,管理学又为何用“态度”和“责任”去误导管理者、“制度”的制定者呢?

思来想去,忽然觉得,也许“管理学”和“制度学”都是基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而立论的,这叫两手抓:当他侧重“管理学”时,用“态度”和“责任心”去“奴化”被管理者;当他侧重“制度学”时,用“制度”的严格性和明确性去“奴化”被管理者。从这个意义看,管理者好厉害!

可能巧妙、不着痕迹的拿捏两者而游刃有余的,大概方能成为“王健林”亦或是“马云”们吧!

同理,能游刃有余的表现自己的“态度”和“责任心”给管理者、且能熟稔于“制度”本身的被管理者,大概亦是“王健林”和“马云”们的爱将吧!

然而,能成为“爱将”确实是困难的,于是熟稔于“制度”本身者多。这也正是我们说的“公平的相对性”。

阅读后感觉,不光适用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理,也适用于自己对自己的管理。

管理(广义),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杂感

2、早上醒来,首先看到这个图片,一下子被电击了,忽然顿悟:不被理解,反倒成就了我们的不平凡和成就!……这样想了,事情一下子明朗了许多,把不被理解后“阿Q想法”甩出了一光年——两种境界啊!


杂感

3、与国外相比,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里,想干成并干好一件事情,真的很难。

各种关系制约着你,各种条件限制着你,而这各种因素的制约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你当初所设想的事情本身的因素。

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原理可能要被推翻了:什么“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时,可能是大多数时,外因往往占据了主导作用,决定了事情的发展方向亦或是项目的生死。

所以,什么就事说事,那是不可能滴。

(如上图配图文字,现在最大的进步就是,当有些委屈无法自我安慰时,不再叫来阿Q先生,而是这么想)


杂感

4、根深蒂固的排斥,无论多么用力,都无法融到一起;犹如水与油的相遇,虽然都是液体,但却无法相融。


杂感

5、有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你满心欢喜的去期盼着那个“期望”到来时,在这期盼的过程中,期盼不断发酵,越来越大,让你感觉迫不及待,并觉得时间是如此之慢,恨不得马上转换时空,飞到那个“期望”的所在。……

终于来到了它的面前,你伸开双臂要去迎接它、拥抱它,并探出唇准备去亲吻它,突然意外降临,瞬间将你期盼的“期望”魔术一样改变了,它变得面目全非,让你失望至极;它甚至面目可憎,让你痛苦难捱。

你甚至想马上抽身而去,并追悔当初为何那么期盼?如没有当初的期盼,大概它会平淡而至,虽无期盼时的热情,但亦无失望后的痛苦。

原来,有些“期望”,它仅仅就是个期盼而已,只存在于期盼的憧憬里,却无法来到面前!


杂感

6、我喜欢别人不注意的东西,像草坪上那株没人理会的扁柏,那株瑟缩在高大龙柏之下的扁柏。每次我走过他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嗅一嗅那股儿清香,看一看他谦逊的神气。有时候我又怀疑他不是谦逊,因为也许他根本不觉得龙柏的存在。又或许他虽然知道有龙柏存在,也不认为伟大与平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伟大与平凡的确也没有什么两样。

                           ——张晓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