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别丧失质疑的能力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清小沫

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凡热门事件的发生、消亡、影响总是呈现差不多一致的发展曲线。

第一轮是舆论高潮和群情激愤,这个时候的自媒体大V们极尽渲染之能事附和民众的激愤,点燃燎原之火。第二轮,是与之对抗的声音出现,这个时候是意见领袖的意气之争,左派的批判右派“站着说话不腰疼,感情自己的女儿没被杀、自己的孩子没被虐……”右派又有很多分支,有人性本质说、芥川龙之介拥趸、细节推理找漏洞的侦探派……影响呢,是究竟影响了司法还是促成了制度改革,还是涤荡了世道人心?好像都没有,只是被主观认定的恶人仿佛永世不得翻身了,群体对个体的暴力跟碾死只蚂蚁一样,然后群众欢呼“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各种蹭热度的公众号和写手们大赚阅读量和关注度,压根不管最后结果是怎样呢。然后事情就平息下去了,人们跟得了健忘症一样,明明两月前还在关注、激愤,突然又有一件令人激愤的事情,前面那事的血就凉了,再陷入当前事件的激愤中。

说实话,我连自己都不百分百相信,其他人的言论更不会轻易相信。人是有弱点的,不光耳根子软,觉得自己爱听的都好听,人的思想也很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而且还会把一切的事物往照自己愿意相信的逻辑上靠。所以呀,那些女权主义的、鸡汤性的文字大行其道,好好利用了一把人的这种“软弱”。你在底下捧人场、捧钱场,其实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指东不带打西的,比抢还好使。记得看《how to read a book 》这本书,作为一本纯方法论的书籍,书讲到要读那些读起来困难的书才会有长进,你读那些看上去和你不谋而合的观点的书,其实就是要讨好你,压根就不会让你有什么收获,说得基本上都是你认知范围内的事情。爱因斯坦不是也说,人每天要干一点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对身心有益。

昨天开始,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就开始发酵了。这件事本身具备一切成为社会热点的要素“孩子”、“教育”、“性侵”、“军队”,哪个词拿出来都足以惹人注目,更不用说组合起来了。明星出面、自媒体的爆炸式宣传,有孩子的人恐惧、没孩子的也恐惧。可是也只有恐惧和声讨了,上海保姆放火案没有让整个家政行业更具专业化,只是让家政服务业遭遇寒冬季,很多人不敢请保姆了。情绪化的东西难以持久,社会不是过家家,一套制度的成就虽然离不开群众的推动,但良法的出台和制度的改进永远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理性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就揭示了真相的复杂难求,因为人们都心怀自私,所叙述的是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就是我上文提到的“人心软弱”。

我们来看看三色事件呈现的都有什么,而民众靠想象还原的事实又是什么。针眼、白色药片、非遭性侵小孩的家长的叙述、非遭裸罚小孩的家长的叙述、某匿名自媒体人爆料……不是第一手证据、且证据数量也严重不足。人们脑补出来的事情就是:学校虐童,甚至联合外人性侵幼童。如果事实如此,我也恨不得手撕人渣,但现在的一切都还没到那一步。现在应该是查明事实的阶段,尽量还原真相的阶段,我们要做的还不是恐慌和激愤,而是要求园方、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当然了,人在很激愤的时候是不相信任何调查结果的,所有和自己认知和猜测不相符合的都是“黑幕”。其实,我最怕这种人。

一切的个性案件,不管多恶劣,我都不害怕。群体失智我很怕,而且一想到这么容易,我就更害怕。大家都生活在社会中,此与彼的转化也很有可能,当你从“此”的众人一方转到“彼方”大概就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才会真正忏悔自己做过的孽。永远永远都别丧失质疑的能力,保持一种“疏离”的理性,别想在一切热门事件中刷存在、晒良知,事实上连公交上人家挤你一下,你都横眉怒目。

对于怎么保持质疑的能力。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遇上不讲理的“诡辩派”说不定还让你走入自己挖的坑。

说几点很基础的吧。

讨好的话,轻易不要相信。这个需要咱们有点自知之明:每当我听到卖衣服的说我穿上有气质,我就知道是“显老”,说我穿上“肤色好”我就知道“显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说没事说你好话呀,除了真爱就是推销了。

神功大力丸,绝对不要相信。所有一切说有“奇效”的东西、速成的东西、收益高的离谱的东西,全是骗人的。这个需要咱认清点残酷现实,一切好事都有标价,要么是你事前大量付出得到了好结果,要么是事后付出惨痛代价。

煽情的话,一般别急着信。就像这三色幼儿园,群情激愤的家长口述的话,我们要存疑,待进一步证据证实;女权主义不管劝你结婚还是单身,也别特么信呀,这事冷暖自知谁也没资格当人生导师;让你作为女人对自己好点,花花花,作作作,活出自我,看着是挺爽,你不知道人家是名媛呀,这是人家的活法,不加思索的模仿是要破产吗?

从更根本的说呢,还是要多读书、看报、见世面。

读书,不是只看什么岁月静好、女人学堂、养身减肥,看点历史、科普、财经,知道点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别用公众号文章代替脑子。

看看报纸,一方面了解一下世界值得关注的大事,另一方面,学会在不带情绪煽动的文字中找回点自己的思考力。

说见世面,也不是让你“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生活处处皆学问,不是站在普吉岛海边就让认知能力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多了解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多学习。

传媒发达了,我们知道了很多不好的事件,多恶劣、多黑暗的都有。如果确实存在呢,我们就要想想这种事情的原因和影响,社会体制在哪方面的有问题、个人在哪方面有问题,如何改进、如何补救?不能跟放烟花一样,宣泄完自己的情绪火花就散了,这对自己和社会也没有半分贡献。丰子恺曾说,他写得字、画的话必须是有利世道人心的,这个标准对我们普通人有点高,但至少要做到不害世道人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