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小收集《人生感悟ABC》读书·精进·自律

鄂温克最后的女族长,正慢慢老去

2017-10-15  本文已影响378人  夏花de解忧杂货铺

看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心情一直难以平复,为那条蜿蜒的河流,为消失的森林,为日渐稀少的驯鹿、为下山的鄂温克族人......为之赞叹又为其痛心。

小说原型玛利亚.索

2013年,曾跟户外俱乐部去过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从海拉尔启程,一路向北,到额尔古纳、恩和、室韦,直至临江掉头。

然后从九卡沿额尔古纳河一路下来,七卡、五卡、满洲里,然后从满洲里继续南下到阿尔山,再返回海拉尔,汽车行驶了将近1600公里。

在阿尔山北侧的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有一个很大的鄂温克历史博物馆,只可惜那时没读过《额尔古纳河右岸》,只是看个热闹。

如果再有机会,想必一定会详细研究鄂温克族的来历,慢慢端详展厅里的每一件物品:弓箭、鹿哨、捕鱼工具、桦树皮器皿、皮袍、套裤、撮罗子......,以及鄂温克族独有的神秘萨满文化:神衣、神帽、神鼓、鼓槌。

1、鄂温克人,从山林上来的人

公元前2000多年,他们就在贝加尔湖流域生活。17世纪,当世界近代史大幕掀开时,骑着驯鹿、划着白桦船的鄂温克人,面临快速崛起的沙俄人的威胁。

鄂温克族的祖先,为了躲避沙俄的迫害,他们踏上迁徙之路。他们走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北端原始森林深处停下,繁衍生息了现在敖鲁古雅乡的使鹿鄂温克人。

2000年以后,留在山上的鄂温克人越来越少,许多人蜂拥到内蒙古的根河市,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作家迟子建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

她想用笔描绘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倾听他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听他们歌唱。于是她上山采访,翻阅了大量的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作了几万字的笔记。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长篇小说一诞生,便震惊整个文坛,一举获得第七届矛盾文学奖。

2、最后的家族长,女一号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型玛利亚•索是部落最后一位家族长。

宁可住在自己简陋的撮罗子里也不愿下山

随着隆隆的伐木声,以及蜂拥而至的盗猎者,她早已失去广袤的家族游猎区,族人或亡故,或远离,像秋天的落叶松四散而去。

如今,玛利亚•索“退守”在内蒙古根河莫尔道嘎乡原始森林公园深处一片小小的保护区里,忍受着旅游旺季亢奋的小蜜蜂扩音器在山间响起,导游们不厌其烦向游客重复她的人生传奇:年轻时能干漂亮,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河右岸》的原型。

鄂温克没有文字,仅靠语言和歌曲口口相传部落文化和历史。随着社会的开放,留在山上的鄂温克人越来越少,会讲鄂温克语的小孩也越来越少。如果遗忘加速,终有一天鄂温克语背后的使鹿世界将被彻底隐埋。

3、驯鹿,最佳配角

性情温顺的驯鹿也叫“角鹿”,珍稀动物,性情温顺,适宜在寒冷地带生活。

“马鲁王”的铃铛会代代相传

驯鹿是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伙伴和工具,他们会在鹿群中选定一只为“玛鲁王”,作为鹿神。驯鹿喜欢吃苔藓,所以驯鹿离不开森林。

驯鹿还喜欢吃盐,因为盐的味道很像动物们稀缺的一种矿物质的味道,这种物质能够提高食欲。所以鄂温克人每次下山换东西,盐一定不能少。

随着森林的砍伐,旅游的开发,森林中自由放养的驯鹿越来越少,而被圈养起来让游客参观照相的越来越多。

4、萨满,神灵使者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

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种动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妈妈等)。

每个簇群中,都会产生一位通灵的萨满,通过他们的神舞来与天地沟通,以保佑本族的人、财、物,但他们常常是以自身利益为代价。

《额尔古河右岸》中的尼浩萨满,为了救助别人家的孩子,一次次地失去自己的孩子。最后为了救助那场大兴安岭的那场大火,年迈的尼浩再次戴上神帽、穿上神裙、敲起神鼓,为唤来那场大雨而耗尽生命。

都说鄂温克人是一个乐于奉献的民族,这,在尼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5、额尔古纳河,母亲河

额尔古纳河是呼伦贝尔草原的母亲河。

全长970公里,沿途汇集了海拉尔河、根河等1800多条大小河流。

在河的右岸,常常能看到对岸俄罗斯的马,夏天马是不会趟河过来,到了冬天,河面一结冰,两国的马匹就会互相串门。

在五卡北面两三公里,是观赏额尔古纳河的最佳地点。

如果找个制高点登山俯视,你会看到:宽近百米的大河,变成了一根飘柔的丝带,在撒满鲜花的如茵绿地上自如地挥洒,一眼望不到边......

对岸便是俄罗斯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茅盾文学奖授奖辞

感谢迟子建用这么一部诗史般作品表达了她对这个民族的敬意,更是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记住这个民族。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无戒365挑战营 第4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