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劣点与超越
每个人都不一样,有引以为傲的优点,又有说不出去、时刻攻坚的劣点,包括我。不仅如此,还非常困扰我。
那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我的痛点,它的来源还是比较久远的。之前,大概是四年级到六年级上,我有一次两年半的家教历程。在家中,我的时间非常自由。加之前的私立学校的某些意识和家人(尤其母亲)超脱世俗的教导,让我逐渐在同龄人当中变得尤为显眼。但是也正是在这两年中,我落下了非生理的病根。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效率低,较难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一定程度上有关余我的发散性思维。一方面则是世人所说的“单纯”。单纯可能并不完全是缺点,但它也给予了我多次的患得患失、能力不足,同时要真正的反思是很难的。
能体现痛点的实例真的太多了。多次周末完不成作业,造成学习与生活的恶性循环。犹豫,没有“主一”功夫,让我多次失去了期末演讲的机会,多次失去了展现的机会。而展现和突破恰巧是我最引以为傲、支撑我向前走的点。同时在一些特殊时刻很难第一时间考虑到他人。还有呈现于表面、非常影响我形象的口吃。可能正是因为嘴跟不上脑子吧。
在家中这些问题没有根本性的成现。在我来到新学校2~4个月,在与同学逐渐交往的过程中,问题逐渐体现。甚至于我还无形中破坏了一位同学的要好关系。但幸运如我,一位优异的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我的问题。她有对于我的多次告诫。这些告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不用担心和害怕,你改变的那一天总会到来,你的境界肯定不止于此。只要不断经历事情,你自然而然的就会理解,就会顺势而为的融入这世间。
历经三年之后,我发现我的确有了多方面的超越和进化。我不像我,刚来只会表达观点,现在观点可以入耳分析,随后知新。我不像我,刚来只顾自己,现在可以用各种方式和同学交流,乃至于搞怪。我不像我,刚来一年左右只记得浮躁,现在却能尽可能地沉下心来,游历并冲击于泉涌之中。然而伴随年龄的成长和一些事情的变化,心里总是有些烂摊子。于是又发现,经历事情的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尽可能的将每一件事情变的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比如一场篮球赛,即便最后赢了,但是我不会因为队友没有让我征战四场比赛而低落。因为能上场已经是我的最大荣誉。比如与一位好友交往,可以从无数冲突和摩擦中总结经验,刷新接下来的生活。
就像阳明先生所说,人必须得有“主一”功夫。心在哪里,人就在那里。时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断地提问自己终极三问。人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爬坡中通过主一来超越的。那轮夕阳,不仅成就了你,也成就了你旁边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