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03

2020-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冰洋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上一章有提到,孔子认为的“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孝”和“弟”,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仁心的表现之一。

本章则从反面讲出“不仁”的表现,巧言令色,鲜仁矣。即花言巧语,工于辞令,这不是仁心的表现。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儒家一直是倡导踏实质朴,凡事注重行动而非言语,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天我对这句话有点不一样的观点。

我非常认同做人应该踏实质朴,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很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花言巧语的人并非出自本性,或许那种场合需要他这么做。

比如事业上的必要的应酬,很多时候那种踏实朴素的“老实人”是不太适合这种场合的,恰恰是能够表现出花言巧语的那种八面玲珑的人反而显得游刃有余。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学会应用。

一个人只要心中记挂着父母,知道孝敬父母,哪怕在工作中或者其他不得已的时候”巧言令色“,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的社会不如从前那么简单。

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多面性,甚至有很多培训演讲、口才、如何与人沟通的书,现在社会,与人沟通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同样也需要学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我们心怀孝道,不去做有悖良心的事情,就是孝的表现,也是仁的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