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国学国学文化国学文化经典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笃静先生

一、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句句释义

句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仁:天地无所偏爱;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前爱惜有加,祭祀后弃之一旁。

王弼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河上公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故自然也。

吴澄:仁谓有心于爱之也。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

苏辙: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适时然也。即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

解读:此句容易被误解读为“天地无情,弃万物于不顾;圣人无情,弃百姓于不顾”。实则不然,此处“不仁”指无所偏爱,不是无情。“刍狗”是喻意,用时则用,不用时则不用,不是指卑贱,更不是指阴谋论。本句重点讲述的是自然、无为、平衡:天地无为,顺其自然,万物因其本性而发展;圣人无为,天下自治,百姓皆谓我自然。

句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风箱,天地犹如风箱;虚而不屈:虚指空,屈指竭尽,虚空却不会穷尽。

解读:天地喻为橐龠,有一种庄子逍遥游的即视感。天地为风箱,时刻保持虚空状态,以其无成其有,以其空成其用,用之不穷,生生不息。

句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数穷:言即政令,数指速,穷指穷尽;中:此处的中不是指儒家的中庸,是指代前文的“天地之间”,取虚空之意。

解读:受儒家思想影响,“言”易被理解为言语,“中”易被理解为中庸。孔子也有一句字面相似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私以为,如果对修行有所帮助,理解为“言语、中庸”也可,这也是以无为有、取无为用的真谛。

这句语是老子告诫当时的诸侯:政令烦苛会加速灭亡,不如效法天地,虚而不穷。孔子也说“苛政猛于虎”。

三、一家之言

本章三句话,具备三个层面,接下来分别对每个层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无为、自然、平等: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强为之。不去强加改变天地之间的运行法则,不去强行干扰事物的运行规律。一切让“看不见的手”来操作。自然是随其本性,依其自然规律运转,万物自然生长,百姓自我发展,“百姓皆谓我自然”。平等是我强为之加上去的。《道德经》作于春秋(后人对道德经的成书时间存在异议,在此不加论证,取主流观点),那时还没有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我就从后世的角度来解读平等:天地无所偏爱,世间万物平等;圣人无所偏爱,天下百姓平等。此举打破君权神授之说。君王自称天子、帝王,认为自己是上天之子,是上天派到民间管理众生的代表,只有君王才能与上天对话。而在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刍狗。我一直不喜欢“百姓”这个称谓,百姓指平民,具备阶级色彩。君王不是百姓,诸侯不是百姓,食奉禄者不是百姓

无为用、无生有:无有是老子道德经多次阐述的哲学概念。天地之间,虚空状态,以其无,成其不穷;以其有,动而愈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天地之间,空空如也,却能无穷尽的使用,生生不息。

少言、守中:这两个角度来讨论。角度一:言指政令、中指虚空。春秋之际,政令繁多,诸侯纷争,这加速了各诸侯国的灭亡。老子这是建议各诸侯国效法天地,才能成其长久之道。历朝历代,苛政害民,繁政扰民。角度二:言指言语,中指平衡。这不是本句话的原意,但容易被读者这样解读,现在也从这个角度谈谈。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老祖宗给我们留了很多关于“多言”的训诫,连孔老夫子都不想多说,我们还有啥可说。是非只为多出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静笃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