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些行为不想这么做的,为什么却做了?
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自己,所做的行为最开始的时候,觉得特别合理,但是等事情过后,却觉得这种行为极其的愚蠢呢?
当出现在你眼前,有一个陌生人拿着一把抢朝你走过来,这时你的手里刚好有把抢,你的第一反应是直接朝他开枪吗?可是等你将他打死之后,发现他手里的只是手机而已。
我们去到公园散步的时候,突然看见旁边草丛里有一条蛇,你马上就吓一跳,缩了回来,等过了十几秒后,你再仔细一看,发现那个只是一条草绳而已。
明明不危险,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呢?
因为我们视觉系统,给我们的杏仁核反馈了信息,所以我们及时作出了行为。视觉反馈信息给到大脑杏仁核,一般都会优先处理。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买买买,买了很多的东西放到家里呢?因为当人看到眼前的这个诱惑,大脑中的杏仁核放大了,所以你直接下单了。
影响我们杏仁核有几大常见的因素,但是影响杏仁核背后的东西,又不一定是背后所导致的,有可能是另外一层的东西所影响,才导致最终的行为。
举例:基金编码,当我们的体内有一种叫做“武士基因”,那大家肯定会想这个人是暴力倾向了, 其实不会的,这个还要追溯到一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中。
如果这个人在童年期受过虐待,那么他成人之后才有可能暴力倾向,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行为是基因➕环境组合而成所造成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本来是不想做那件事的,但是有的时候就是行为上却做了,这都是某个东西刺激了杏仁核,才导致我们自己都可能无法理解的行为。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些行为都是非理性,而是情绪所导致的,所以就有控制理性行为的功能,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这个是理性思考的控制区域。
在我们判断危险的那一刻时,前额叶根本没有时间来得及思考,用另外一句话来解释,开不起这个玩笑,因为人的生命就只有一次。
万一眼前的这个人是要拿抢来杀我的话,我晚一步开枪,岂不是倒下的就是我了。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前额叶不能快速处理信息,这是因为大脑前额叶皮层需要处理的信息庞大,需要经过加工才能判断出是否正确。
如果把杏仁核比做我们更好理解的东西,那他就是我们的中转站,就是外在接受信息之后,传递给到杏仁核,马上作出行为。
杏仁核的成熟期最早,大概在3岁左右就成熟,而前额叶则不同,需要25岁左右才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