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就算“阶级固化”已成事实,那又能怎样?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222人  左金右武

(一)

最近,“阶级固化论”甚是流行,特别是随着《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该论调的一干铁粉更是群情激昂,顿生扬眉吐气之感。

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最佳代言人——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

“看看,祁厅长的经历不正是‘阶级固化’的最好证明么?”“我能理解祁同伟,但是很讨厌侯亮平!”……

祁同伟

就这样,祁同伟莫名其妙地成了“阶级固化界”的扛把子,一下子圈粉无数,上热搜,上头条,上专版,风头直逼一众小鲜肉,俨然是当下最火的网红,最红的人设。

其实,对于“阶级固化”这件事,我一直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本着不破不立的态度,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二)

中学《政治》教科书上,明确提到:“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

所以,“阶级”这个东西虽然抽象,却是自古以来就有,而且你什么时候见它不曾固化过?

秦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谁又能拍着胸脯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的阶级是可以自由流动或转化的?(国外历史上若能找出这样的例子,也算你本事。)

初唐时期,唐太宗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已经充分说明了阶级固化的事实,平民百姓要想进入那个“阶级”,惟有科举一条路可走(当然,考武举也是另一条路,性质都一样)。

要知道,那时候既没有互联网,也没法留学或移民,留给大众阶级的上升通道,比之当下可是少之又少,逆袭的希望更加渺茫。

科举考试

可即便如此,古人们不也照样挺过来了么,作为现代人的你,如果非要在这件事上纠结不已,郁闷不已,会不会显得有点不大气,有点low?(现在逆袭成功的概率,可是比过去大多了)。

围绕一个千百年来早已成型的事实,一个劲地振臂呐喊,痛心疾呼,这不是“独具慧眼”,只能称之为“矫情”,或者是“矫揉造作”。

这就好比,一个人非得哭着喊着对国家说:“为什么私人不能经营烟草公司,为什么国内不能开设赌场?这特么不公平啊!”

对于这样的认知能力,我除了呵呵,实在是无言以对。

(三)

凡是“阶级固化论”的支持者,其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源于求之而不得的因爱生恨,一种赤裸裸的羡慕妒忌恨——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类人,由于进不去那个“阶级”,他比任何人都愤愤不平;可一旦有机会进入那个“阶级”时,他又会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冲刺速度必定完胜飞人博尔特。

祁同伟就是这样的人。剧情一开始,他就向高育良表露出了想当副省长的念头,并且为此绞尽了脑汁,用足了手段(虽然最后是“然并卵”)。

包括祁同伟所推崇的《天局》,实际上也是一个笑话。他根本就没有领略这本书的真谛,充其量只是读懂了一半。

所谓“做一个胜天半子的人”,并不是让他逆天行事,硬要勉强,而应该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因为只有这样,方能胜得从容自在。

(四)

你想和某人交朋友,进入人家的“阶级”,可惜人家偏偏看不上你,不愿意带你一起玩。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

换作是我,一定是转身就走,绝不会自讨没趣。况且世界这么大,何愁没有容身之所,不妨到处去看看,何必就在一棵树上吊死?

虽说尊严不能当饭吃,但做人如果没有尊严,那样的日子,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方面,祁同伟又是极佳的反面典型。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即便离开体制,一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他偏不,他硬是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结果就悲摧了……

估计他至死都没能想明白一件事——真到了金字塔塔尖这个地步,人家就不拿“阶级”说事了,而是“血统”在决定一切了,好么。

所以,没事千万别去凑那个热闹,真心觉得没必要。

真正的牛人,是不会惟“阶级固化论”是从的,毕竟“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比如: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宁可辞官归野,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大师兄令狐冲,拼着顶撞准岳父任我行,也不肯加入日月神教。

这两位,比起祁同伟来,真的是有腔调多了。后面的故事也足以证明,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差,相较以前,还是一样得潇洒自在,一样得游刃有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陶渊明、令狐冲

So,就算“阶级固化”已成事实,那又怎样?只要你是牛人,一切都不是事儿。

武侠不是精神鸦片,说“武”论“金”听我解读。欢迎关注“Jack的修炼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