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应试教育、竞争压力下,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

2024-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婆婆

考试作为甄选人才重要的途径,几乎是唯一的途径,势必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关系拥有更多的竞争色彩。

小学阶段还有些素质教育的意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还算不错的小学了,有些小学极其重视分数,学生日常大量刷题,体艺等综合活动部多。升入到中学后,学生面临赤裸裸的排名,哪怕对外宣传不排名,但是学校在社会上立足的衡量标志就是升学率,一个学校怎么可能真的不排名,一个地区的教育怎么可能不看各个初中高中的升学率。

既然要比出高低多少,那么学生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必然存在竞争关系。

为了更好看的成绩,好看的分数,教师认真抓教学,想法设法提升成绩,重点肯定在后进生这头。期末成绩各种率的分析比较,主要看后进生多少,分数高低。为了平均分,优秀率,老师可能会用各种办法鞭策学生,有激励手段,也会有恨铁不成钢忽视学生心理感受的过激言行。

那么新教育倡导的“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再应试教育、竞争压力下,该如何落实?

书上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是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充满美好的期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竞赛各种考评各种压力,我们往往会为了达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要求,一味施压,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忽视学生在挫折中的心灵成长。

当我们忽视部分学生跟不上队伍时,我们的方法过于急躁,我们在上级或者自我要求压力之下,采取的措施往往出于如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非着眼于当下学生的人格成长。我们自己很急躁,甚至焦虑,学生接收到我们的信息更多是“我不好”。

“当务之急不是创造多少深刻的教育理论,而是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这句话对于正在研究撰写论文的我来说,太有感触了。

我已经经历了教改第三年,在教改培训活动中,我确实在成长在进步,但是有一点我非常费解,为何每一次教改都会涌现许多新名词,新概念,专家们出了许多新概念的专业书籍,然后大家一股脑儿学习各种新概念。

有些读来就拗口,有些得反复咀嚼,很可能还不甚了解。

大道至简,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复杂。如果说教育手段可以更新,教育方法可以创新,教育的道理还是——以生为本。

手段方法有些确实拿来用很有效果,有些理论则不知其然,有些不并不使用所有学科。撰写论文研读了大量文献,吸引我的还是朴素的言语,呈现出尊重学生、机智运用课堂生成,与学生平等相处,不断激励学生的教育氛围和教学手段的文章。

“教育应该是一个扬长的过程,而不改是一个补短的过程。”可我们的教育不是一直在努力让所有学生达成统一标准,关注短处,强调不足,不断补短的过程。

就像我校艺术周一样,所有学生都有做到一致性。可有些孩子某些方面就是不行,这时候批评一定无效,他已经尽力而为。我在课时不是很多,压力感不强的时候,能够去鼓励去等待,一旦时间上的压力感强烈,我对学生不达标的表现会着急,会斥责。

教师保持理性真的不容易,我们也要有一颗强大的抗压心脏。同时,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不改变,美好教育确实行步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