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读此佳音
献给孤独心灵的至美独白——三十余载的精华全部收录在《蒋勋散文》中,我能读此佳音,实在是荣幸之至!

蒋勋喜爱散文,于他而言,散文是一种自在的文体。创作、工作、生活和学习,无外乎自在最让人愉快,所以蒋勋的散文总有种未完待续之感,如此畅快,如此舒服,如此欢愉,又如此轻松,舍不得它停止,也不愿让他停止!
蒋勋的散文总会记录那些美好而温暖的过往,在层层叠叠的文字中执着的创造着美。好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热情,又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柔和。在不知不觉,在忽然之间,一下子让人变得明亮。于是,云烟里的一光一影,黄土上的一树一木,还有眉间的一抹欣喜,唇角的一丝淡笑,就都成了故事。除此之外,还是有些牵绊和挂念,成为它们出现的原因。案上的笔墨将白纸点染,氤氲成五彩斑斓;窗外的芭乐开花结果,预示着夏季的到来;平淡的流年暗换,刻伤了掌心的命纹。记忆的沉淀此刻就显得理所当然。
那抽象无情的时间也仿佛有了可以寄托的身份,有许多期许,有许多愿望,而这些,蒋勋说它们《无关岁月》;我有一梦,总觉得自己是一种树,一部分眷恋大地,一部分随风云走,蒋勋说它们是《山盟》;水墨画其实是水痕的领悟,水痕交叠,只是渐淡渐远的一种心境吧!蒋勋说他只是看到《屋漏痕》有感。
曾听到过一句话:生活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话风趣又幽默,我很是喜欢。其实,我所钟爱的,不过是最原始,最贴合心境的词句,它无需华丽,勿用飘渺,只要是人间烟火过滤后的简约,便足够记忆深刻。
蒋勋为何热爱散文,除了这些总该还有些内心的坚持。包、纸、笔,一路上边走边写,那一兰幽香,那一纸疏狂,都是亦步亦趋的念想,都是回首遥望的过往。在那段与世无争的时光中,怕是只看山水,都满怀温柔。
岁月清浅,有萍水相逢,也有不可言说。深呼吸,烹茶落座。无念想,杨柳婆娑。倘若,于天地共感,是否能体会到雪落指尖的清凉?是否能感受到流光倾泻的闪耀?也许是《蒋勋散文》写到了我的心上,每翻动一页都仿佛握紧了匆忙时光。

散文的美,有一种静心的功效,它不单单将美展现,也将美长存!
我总觉得自己多年后还会翻看《蒋勋散文》这本书,且就说是它与我有缘吧!所以,不管是今夕何夕,我都感谢能够读此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