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心经——般若

2018-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每日新说

读潘麟老师《心经》直解

般若依据其特性和功能,分为5大类: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

1.实相般若

空性和有性

空性:我的理解就是因为超越一切,没有限定的存在,所以空。

“实相一相,即为如相,亦即无相”

因本性清静无染,故为空;

因本性非是具体一物,故为空;

因本性非束非执,超越一切,故为空;

因本性无有封局,穷极无限,故为空;

因本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为空;

有性:相对于空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切空无都是含着实有的空无。

因本性化生一切,故为有;

因本性觉知一切,故为有;

因本性不舍万物,故为有;

因本性妙用无穷,故为有;

因本性真实不虚,故为有;

因本性完善皆备,故为有;

因本性为众美之源,故为有;

因本性非顽空死寂,故为有;

因本性为万物之基,故为有;

宇宙和生命之源是一个不是东西的东西,这个东西虽然非一般平常之物,但它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存在谓之“有”

实相之外无般若,般若之外无实相。

2.境界般若

心起为境,性分为界

3.文字般若

语言和演讲的能力

4.方便般若

如学者一味守经不变,则成冥顽不化之徒;

如一位与世沉浮,随波逐流,则必失立世根本和为人原则,终成一狡猾势利之辈、无操守无品格之人。

方便般若是经世致用的般若,这种般若非常重要。实相般若是体,方便般若是用。

有体无用,其体即为顽空死物;

有用无体,其用终成浮萍,后继无力。

5.眷属般若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布施过程中注意“三轮体空”,即三个方面、三个环节之义。

施者空:不要在意自己是在布施,要理解为:施之后无“我”识,不记。

受者空:不要别人的的回报

施物空:不可对施之物念念不忘

包括: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

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忍辱:承担起人生、社会和历史等领域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