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一场破除固有观念的探索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6人  土豆的学习成长日记
100天日更挑战:第91 /100天

这个周末读的书是《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抛开书中的一些科学知识和术语,整个人类登陆火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一场「破除固有观念」的历史。

比如登陆火星所需要的成本:过去的航天探索多由国家机构来主导,但现在Space X已经证明私人企业的力量,也可以做成过去只有NASA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通过火箭的重复利用,一张通往火星的费船票,可以从一开始的50万美元,降低到后期的10万美元 - 这是中产阶级都能担负得起的价格。

再比如实现火星移民的时间:如果你觉得这个想法听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么想想航空业的发展历史 - 1905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时,那时的人根本就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的2016年,全球航空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400亿美元。所以火星移民,是很有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的。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关于如何解决火星上的「氧气」问题,科学家们已经跳出了「电解水获得氧气」这样的传统思路,而是开始研究通过基因改造,因地制宜地在火星上种植改造过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消耗我们人类不需要的物质(比如二氧化碳),然后排放出我们需要的物质(氧气和氮气)。甚至是通过基因工程,来重新设计人类的肺或者血细胞,使其具备从二氧化碳分子中分离出碳元素的能力。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很快就会达到一个由人类自己、而非大自然来主宰人类进化的时代。

最后,用马斯克的一段话来总结「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这个问题吧:

即使你没有亲自参与其中,这也会是一个可以观看的有趣冒险。就像人类登上月球时一样,尽管只有几个人真正实现了登月,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通过实况转播等手段都间接到达了那里。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当人们回顾过去,总结20世纪人类曾取得的重大进步,登陆月球毫无疑问将会排在名单的前列。我认为登陆火星同样也有着它的价值,尽管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往火星。


相关文章:
像火星人一样思考

前一篇:
极简主义:一场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之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